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31篇
公路运输   222篇
综合类   243篇
水路运输   144篇
铁路运输   150篇
综合运输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 毫秒
61.
Traffic movement conflict points at intersections are the points at which traffic movements intersect (including crossing, merging, and diverging). Numbers and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conflict points are used to evaluate intersection access management designs and safety performance. Traditionally,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numbers of conflict points for different traffic movements is based on manual methods, which causes the difficulty for computerized procedures to evaluate safety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access management designs. Sometimes, a programmable calculation procedure may provide more effective solutions as compared with manual methods.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ogrammable calculation procedur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numbers of conflict points, which could be used as a basis for a computerized procedure. Concepts of virtual movement lanes and intersection quadrants are introduced to specify types of intersections, traffic lane configurations, and traffic movement regulations. Calculation models, based on such concepts, for traffic movement conflict points at signalized and un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can be obtained. In support of the procedure, case studies are presented in the paper. The procedure presented in the paper can be programmed into a computer program for the purpose of a computerized evaluation of intersection safety and design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access management or control approaches.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62.
刘琦  林瑞霖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10):146-149
文章介绍了对缸内采集的原始压力信号的一般处理方法,并比较了不同光顺次数对压力数据的影响,提出了分段光顺的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多循环平均和分段光顺对压力数据进行处理,高压段和低压段均能得到比较光滑的压力曲线,又使处理后的数据与原始测量数据的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63.
在教学过程中,"师资,教材,教法"是基本内容,教学质量指标也受到影响。本文以新能汽车检验维修专业为例,对职教二十条进行了分析。职业教育"三教一体化"改革的重要性,同时,针对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等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4.
采用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本征模态函数(IMF)分析法和对比实验法研究了有自由液面的陷落式圆腔的流噪声,实验流速为0.4m/s~2.0m/s,间隔0.2m/s。实验发现当流速为0.4m/s~0.6m/s时,腔内液体有明显的振荡现象,其表现形式为液体沿腔内深度方向的大幅上下运动,称为“活塞(Piston)”现象。当流速大于等于0.8m/s时,腔内无振荡现象出现。通过对背景噪声和腔流噪声的本征模态函数作对比分析,得到了腔内流噪声的特性。  相似文献   
65.
张英华 《水运工程》2004,(12):61-63
介绍湛江港铁矿石码头钢管桩防腐方案,对防腐方案选型中考虑的因素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66.
外高桥集装箱码头的无线网络系统采用一网式的设计,即采用全2.4GHz直序扩频技术,符合IEEE802.11b标准。此系统的设计最大优点在于节省投资,维护简便,充分利用2.4GHz直序扩频技术的带宽,使应用界面图形化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67.
针对易发生崩塌、泻溜的砂性土质坡面和半风化的石质挖方边坡 ,新台高速公路的边坡防护采用一种新型三维植被网植草护坡试验 ,对成型边坡及时支护能有效改善公路沿线的景观  相似文献   
68.
汪乐  王涛  宋磊 《隧道建设》2018,38(12):2006-2012
地铁明挖车站和市政桥梁合建时,为同时满足2种不同类型构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需对其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分析研究,以采取合理可行的结构形式。依托成都地铁白佛桥明挖车站与其上部市政桥梁的建设,总结国内类似工程经验,根据工程特点确定桥梁承台与地铁车站顶板进行固结连接,桥梁跨度与地铁车站框架柱跨进行匹配,同时桥墩避开地铁车站端头井、换乘节点等复杂结构受力区域进行布设; 建立三维荷载-结构模型,计算分析上部桥梁荷载对地铁车站结构构件内力及变形的影响,并根据计算结果,对桥墩影响范围内的车站顶底板和侧墙的厚度及配筋进行增强,桥墩轴线下方的地铁车站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以满足合建结构的承载能力、变形、裂缝控制等要求。另外,选取LS-DYNA软件,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合建结构进行抗震计算分析,计算结果显示: 车站板、墙、梁等构件在支座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各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强度及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9.
岩溶富水区深埋水沟排水隧道注浆圈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青  罗禄森  阳军生  张峥  李林毅 《隧道建设》2018,38(11):1793-1799
为合理确定深埋水沟排水方式下隧道注浆圈特征参数,以某岩溶富水区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FLAC3D软件建立流固耦合计算模型,针对其注浆圈参数进行合理探讨,研究注浆圈厚度、注浆圈渗透性对隧道涌水量、衬砌水压力、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增加注浆圈厚度或降低注浆圈渗透性可降低衬砌水压、控制涌水量、保障结构安全,但并不代表实际工程中注浆参数需要追求最值,而应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选取相对合理的注浆参数;结合模拟计算结果与同类工程案例,建议依托工程注浆圈厚度以5~6 m、渗透性比值以注浆前的1/50(渗透系数为2×10-6 cm/s)为宜,并应结合实际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合理确定现场注浆参数。  相似文献   
70.
以深圳地铁11号线车公庙站交通枢纽工程为研究背景,分析西端风道基坑开挖和紧邻西端风道的11号线车站基坑开挖对既有深圳地铁1号线隧道的影响,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隧道无保护措施和对土体加固措施2种工况进行计算,分析基坑开挖引起既有隧道的变形规律和旋喷桩的加固效果。同时在隧道内安装自动化监测系统,对隧道变形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反馈的监测数据对隧道变形情况进行分析,确保运营隧道的安全。结果表明:旋喷桩加固可以有效地减少隧道隆起的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