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8篇
  免费   150篇
公路运输   376篇
综合类   648篇
水路运输   401篇
铁路运输   561篇
综合运输   6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核安全级柴油发电机组的抗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抗震试验,测定安全级设备的自振频率、振型、阻尼等振动参数和地震反应,考核设备的刚度(变形)、强度和位移,验证设备在地震载荷的作用下能否正常工作,保持其完整性和可运行性,以履行其安全功能。  相似文献   
92.
针对原油长输管线在不停输时,由于挖开段的传热系数增大影响到站阃的压强,采用分段法在稳定的热力条件下计算不停输原油管道大修时压降,用C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并举例加以说明,对开挖与不开挖时出站压力相同时的压降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不出现凝油事故时的最低出站压力.  相似文献   
93.
以某车用增压柴油机的空—空中冷器为研究对象,应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快速获取中冷器最优化芯体结构的方法。通过样品的风洞试验发现,优化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使用该方法设计的中冷器,其传热系数最大可提高19.3%。在中冷器的设计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为同类中冷器产品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4.
沥青热再生中老化沥青的转移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热再生技术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对于热再生过程中旧沥青结合料转移情况的认识还很不够,本研究针对不同的再生条件,即旧料的预热温度、是否掺加再生剂、再生剂的品种和旧料的沥青膜厚,进行初步的旧沥青转移模拟试验研究,以帮助深入理解沥青热再生技术.  相似文献   
95.
校园网安全问题及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详细分析了现有校园网存在的安全问题,结合目前广泛应用的网络安全技术,构建了一个全面的校园网安全解决方案,然后对这个安全解决方案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6.
介绍了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的Al质整体式无接触热阻散热器翅片管传热元件的结构与特点 ,对整体式无接触热阻散热器与管带式散热器进行了对比试验 ,并对试验所得的传热与阻力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无接触热阻散热器传热性能和可靠性优于管带式散热器 ,且体积小 ,质量轻 ,工序少 ,是目前车用管带式散热器理想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97.
LZH-25C沥青混合料转运车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LZH-25C沥青混合料转运车在杭州—千岛湖高速公路上的应用,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检测.阐述了该型转运车的使用效果,证明了其能有效减小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提高沥青路面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98.
受隧道洞口地质、地形条件的限制,山岭隧道选择出洞施工的情况逐渐增多,相应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安康至岚皋高速公路长春隧道出口端位于浅埋偏压山体以及桥隧相接处,且一侧下方紧邻S207省道,故在选择出洞施工时,通过修筑挡墙、搭设防护棚和实施交通管制等措施确保S207省道行车安全,采用小导洞出洞,经由它将机械、人员送出洞外,进行边仰坡开挖及防护施工;洞外管棚施作完成后,由内向外采取环形预留核心土法贯通,保障了隧道出洞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99.
胡建国  罗从伍  陈宏 《隧道建设》2019,39(4):633-641
深圳地铁14号线黄木岗站与既有7号线、近期规划24号线黄木岗站形成地下三线换乘车站,车站周边环境复杂。如何综合各种边界条件形成建筑功能完善,结构经济安全,同时又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是本站研究的重点,特别是车站站位及换乘功能的研究。方案设计过程中,通过逐一梳理地面建筑、地下建(构)筑物、地面交通、片区规划、工程地质条件、客流预测、车站换乘功能等边界条件,总结黄木岗站立交桥安全、交通疏解、管线改迁、结构工法、施工器具选择、车站站位及换乘功能等重难点,采取逐项突破的方法,最终推演出“干”字形节点换乘方案,其中14号线采用地下3层双叠侧式车站,与7号线形成平行同台换乘,与24号线形成台-台换乘。  相似文献   
100.
Containers, which permit fast and safe handling between modal systems, are the main equipment used in intermodal transport. Unfortunately, enhancement of the efficiency and velocity of container operations has created a breach in traditional security, also known as container security. This paper presents a critical literature review of container security operations. We aim to identify 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in container security. We propose a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the following elements: presenting the container security perspective, identifying threats, evaluating container security, balancing costs/benefits and the degree of security, balancing time savings/reduction and the degree of security, and securing containerized transportation processes. We discuss the current studies of these problems, the methodologies adopted and important insights into container secur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