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18篇
综合类   26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20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研究目的:本文以遂渝线12号无碴道岔道床为例,对12号无碴道岔的轨下基础受力和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为无碴道岔道床的设计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根据多重叠和梁理论,运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无碴轨道道岔区轨下基础受力模型,针对无碴轨道板之间接触条件的特点,对无碴轨道道岔区轨下基础受力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在同样荷载条件下,板层之间无紧密连接的无碴轨道的板层拉应力要大于板层有紧密连接结构的拉应力;当道床板层之间紧密连接时,道床板连续与否对道床板弯矩和路基面压应力影响不大。 研究结论:通过建立无碴轨道岔区道床有限元模型对岔区道床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轨道响应进行了探讨,并分析计算了岔区分开式道床和连续式道床的道床板截面最大弯矩供设计时参考。道床板层之间紧密连接时,道床板连续与否对道床板弯矩和路基面压应力影响不大,故道床设计时可针对分开式道床和连续式道床的特点进行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22.
本文主要介绍200km/h-60kg/m钢轨12号可动心轨转辙设备和外锁闭装置(电务图号0619、0616)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3.
根据当前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对大号码道岔的相关设计规范,分析车载系统控制逻辑,提出当前列控系统在大号码道岔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点内容。  相似文献   
24.
Proper rail geometry in the crossing part is essential for reducing damage on the nose rail. To improve 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turnout crossings, a numerical optimisation approach to minimise rolling contact fatigue (RCF) damage and wear in the crossing panel by varying the nose rail shape is presented in the paper. The rail geometry is parameterised by defining several control cross-sections along the crossing. The dynamic vehicle–turnout interaction as a function of crossing geometry is analysed using the VI-Rail package. In formulation of the optimisation problem a combined weighted objective function is used consisting of the normal contact pressure and the energy dissipation along the crossing responsible for RCF and wear, respectively.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sation problem is solved by adapting the multipoint approximation method and a number of compromised solutions have been found for various sets of weight coefficients. Dynamic behaviour of the crossing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optimisations. Comparing with the reference design, the heights of the nose rail are notably increased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crossing; the nominal thicknesses of the nose rail are also changed. All the optimum designs work well under different track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25.
研究目的:高速道岔铺设是客运专线轨道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施工方法难以满足高速道岔铺设的标准和要求,必须研究有砟高速道岔施工的新技术,以提高道岔的铺设质量和铺设效率。研究结论:结合甬台温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高速道岔施工情况,国内首次研制了有砟高速道岔基地组装平台,开发出高速道岔平台预组装、整组运输及铺设成套技术,实现了高速道岔铺设基地工厂化、机械化、专业化施工,完全符合铁道部关于高速道岔施工技术的要求。该成套施工新技术先进合理,有效提高了高速道岔的铺设质量和铺设效率,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约了施工成本,为高速道岔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6.
陈福现 《铁道建筑技术》2020,(1):137-140,153
高铁运营因行车速度快且密度较大,目前情况下仅能用短暂的天窗点进行检修维护,故要求道岔尽量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少的维护工作量。然而道床混凝土裂纹控制一直是制约岔区道床板耐久性的难题,有效防止和控制混凝土裂纹是解决质量问题的有效途径。结合京沈客专沈阳西站岔区的施工实况和工后效果,经同条件实地试验对比分析,总结出混凝土"三低一高"配合比最优方案和配套施工工艺,并通过现场施工进行验证,可有效解决道床板混凝土的裂纹问题,为类似工况下施工提供了经验与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27.
对铁路提速区段ZYJ7型转辙机道岔的启动电路进行改进,设计带有延时切断功能一体断相保护器(DBQ),在规定时间切断电机启动电路,防止道岔动作故障没有到位、到位后无表示、卡阻现象。在满足故障导向安全原则下节省一个时间继电器,简化启动电路。  相似文献   
28.
针对高速道岔直尖轨非工作边表面出现纵向裂纹的问题,通过建立车辆道岔多体动力学模型和三维弹塑性轮轨接触有限元模型,分析倒圆弧半径对直尖轨等效应力及其作用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尖轨顶宽30mm到顶宽40mm断面间易发生非工作边表面裂纹,其中顶宽35mm断面的受力状态最为不利;倒圆弧半径取值越大,对尖轨降低值的影响越大,为降低对车辆轨道动力性能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应尽可能选择较小半径的倒圆弧;直尖轨倒圆弧能够有效降低内部的等效应力,并能增大应力作用位置到非工作边的距离;综合考虑直尖轨降低值和受力状态,倒圆弧半径取3mm时优于其他半径取值。  相似文献   
29.
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分布式联锁系统、数字化信号设备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智能转辙机。该转辙机结合智能控制模块、无刷直流电机和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等技术,实现了转辙机工作状态和道岔尖轨位置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处理。试验表明,该转辙机具有启动电流小、动作过程中可变速等优点,不仅提高了转辙机的性能和维修效率,还为室外设备的故障分析与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0.
主要介绍在预留车站内,铺设无砟60-12号道岔(道岔图号:SYC0501A)先开通直股,预留侧股的2种方案,对2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介绍了2种方案的铺设流程以及道岔直股开通铺设重点及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