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55篇
公路运输   155篇
综合类   257篇
水路运输   117篇
铁路运输   286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探索客流在机场群的分布规律,以整个航空出行链为视角,综合考虑空中交通、地面交通和旅客出行选择偏好,构建机场群系统均衡配流模型.以路径时间、机场停留时间、出行票价和旅客类型为主要参考属性,提出机场群系统旅客出行成本模型.由于路径时间与流量相关且存在不确定性,基于预算超出时间对路径时间的均值与方差进行统一度量.综合路径时间、出行票价、机场停留时间与旅客类型,基于Logit模型建立旅客对航空出行路径的选择模型,将机场群系统的客流均衡条件转换为变分不等式.基于投影收缩算法对变分不等式求解,从而得出客流在机场群间的均衡分布状态.算例结果表明,机场群系统均衡配流模型有效建立了客流分布状态,调整路径时间、机场服务水平、票价等因素均可促进客流在机场群间的均衡分布.  相似文献   
102.
在船舶生产制造过程中,小组立作为船舶零部件的最小单元对其进行归类划分,建立小组立智能流水线,对实现船舶智能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研究了在船舶建造中,缩短前道工序的作业时间,做好组立阶段先行小组立的部材装配和焊接,以提高小组立生产效率,减小工人负担。可作为小组立生产线施工作业指导,也可以为其他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3.
根据球对称物体的对称特点构造三维转动群(SO3),利用群论中的完备算符集理论,通过群变换方法求得该群的分类基,该分类基就是传统意义的球谐函数,研究表明利用群变换方法完全可以实现复杂对称结构边界的基函数,为矩量法求解复杂边界电磁散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4.
基于2工序成组生产系统的生产量与作业顺序的优化模型,扩展并建立了成组流水线上多品种多工序加工时生产计划和调度的集成模型.针对这一模型的特点,提出了1种二进制编码与有序编码相结合的2层次遗传优化方法.最后给出了计算实例,计算机模拟结果说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5.
基于模糊控制的城市交叉路口群信号控制及仿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交叉路口群信号控制器,通过收集由交叉路口检测器获得的车流量信息制定模糊控制规则,给出交叉路口绿灯相位和相位转换次序,以控制路口信号,并与相邻路口的信号进行协调。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适应多个路口的车流变化,减少车辆平均延误。  相似文献   
106.
本文通过模型试验研究粘土中横向受荷群桩的性状,以无量纲对比法分析了各校的p-y曲线特性。结果表明,排桩中的前桩可按单桩考虑,后列桩可由折减系数η考虑群桩效应。文中主要分析了桩距、深度、荷载对η的影响,并给出了经验公式。经与原型试验结果验证,二者较为吻合。可供桩基设计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07.
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分布式联锁系统、数字化信号设备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智能转辙机。该转辙机结合智能控制模块、无刷直流电机和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等技术,实现了转辙机工作状态和道岔尖轨位置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处理。试验表明,该转辙机具有启动电流小、动作过程中可变速等优点,不仅提高了转辙机的性能和维修效率,还为室外设备的故障分析与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采空区桥梁群桩基础沉降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采空区桩基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过程及特点,揭示不同工况下的基础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基础沉降满足规范要求,沉降主要集中在浅层土地层中;桩间土与桩顶沉降均匀;采空巷道顶板的沉降与地基其他部位沉降基本一致,桩基能够有效限制采空巷道顶板的变形。  相似文献   
109.
为了研究群桩基础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及桩身进入非线性状态后桩身内力变化过程和应力分布规律,通过对群桩基础缩尺比例模型进行拟静力试验,分析研究桩基础的破坏机制、承载能力及桩身应力分布;采用M塑性铰模拟墩的弹塑性、PMM塑性铰模拟变轴力作用下桩身的弹塑性和日本规范中推荐的方法模拟土的非线性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群桩-承台-墩整体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结果表明:(1)水平荷载作用下,各桩受力不均匀,外排桩的桩身应力大于内排桩的桩身应力;(2)高承台桩桩身最大应力点位于土面以下2~4倍桩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0.
主要介绍在预留车站内,铺设无砟60-12号道岔(道岔图号:SYC0501A)先开通直股,预留侧股的2种方案,对2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介绍了2种方案的铺设流程以及道岔直股开通铺设重点及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