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篇
  免费   55篇
公路运输   347篇
综合类   244篇
水路运输   247篇
铁路运输   263篇
综合运输   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The need to increas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fuel consumption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in vehicles is forcing the market to develop chassis-dyno test cells that reproduce on-road conditions realistically.Air-cooling is key to vehicle performance. It is therefore critical that the design of a test cell guarantees realistic cooling of all vehicle components, as important errors in fuel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s measurements may otherwise arise. In a test-room, a blower placed in front of the vehicle supplies the cooling air. While there are some guidelines in the literature for the selection of fans required for emissions measurements for standard driving cycles, the information for designing the air supply system for specific tests in other areas is scarce.New Real Driving Emissions (RDE) legislation will force manufacturers to perform on-road measurements of pollutants. This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due to the variability of conditions coming from non-controlled parameters. In order to optimize vehicles, different tests are performed in cells equipped with a chassis-dyno where the on-road flow field around the vehicle is reproduced as closely as possible.This work provides some guidelines for the definition of the airflow supply system of chassis-dyno facilities for vehicle optimization tests, based on a CFD analysis of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around the vehicle. By comparison with the solution obtained for a vehicle in real road driving conditions, the exit section of the blower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blower exit and the car that best reproduce realistic on-road flow conditions in a test room ar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隧道内出现的越来越多的质量安全事故,引起各方高度重视,相应的最适宜隧道主体工程衬砌质量控制的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通过雷达无损检测可揭露出衬砌内欠厚、脱空、钢筋分布不均等大量各类型缺陷,针对欠厚脱空等缺陷制定的注浆或开窗等治理措施是目前工程中常见的整改闭合工序,但钢筋分布不均对结构安全影响如何判定,怎么界定处理尚无成熟方案与规定。本文针对隧道项目中实际检测出的钢筋分布不均缺陷,在不宜大范围扰动结构及围岩进行整治的情况下,以及在避免其他问题共存等不利因素的前提下,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强度安全系数,并结合现场外观等综合因素对衬砌结构安全性进行分析判定研究。  相似文献   
23.
制备了直接离子渗氮环与超声滚压加工-离子渗氮环两类摩擦学试样。利用电子显微镜、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仪,对表面改性层进行了表征,分析了超声滚压预处理对316L不锈钢活塞环离子渗氮行为的影响;在润滑油条件下,使用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考察了直接渗氮环和超声滚压-渗氮环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超声滚压-渗氮环相对于直接渗氮环渗氮层的氮含量增加了2.9倍,显微硬度提高了1.1倍,摩擦因数降低了0.04,耐磨性提高了2.8倍。发动机台架试验表明,超声滚压-渗氮环与硼铸铁氮化气缸套的匹配性最好。  相似文献   
24.
结合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通过外围硬件电路达到液位监控的目的.该系统主要是实时监测液位变化并进行显示输出.此外,系统在液位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实现自动注水或放水,保证系统的水位在规定的范围内.本设计的液位显示通过LCD1602实现,液位测量部分使用了超声波测距模块,分辨率高,且为非接触式测量,抗干扰能力强.而对于液位的控制部分主要通过C语言编程来实现,同时增加了液位报警功能.  相似文献   
25.
利用超声冲击设备对EA4T车轴钢进行了表面强化处理.采利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表征了车轴钢表面结构的变化,并对超声冲击处理前后试样表面粗糙度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超声冲击处理后,试样表面发生了剧烈的塑性变形,晶粒明显细化,显微硬度呈梯度化.随着超声冲击功率的增加,变形层厚度增加,粗糙度减小,表面硬度增大;与未经超声冲击处理的试样相比,在超声冲击功率180瓦作用下,表面粗糙度降低了6.5倍,试样的表面硬度提高了25%,变形层厚度大约为80μm.  相似文献   
26.
在桥梁静动载试验时,如何减小应变测试中的各种干扰因素,提高检测效率和测量数据的可信度,是长期以来工程师们一直在苦苦探索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可装配式结构应变测量传感器,成功地应用在了多座桥梁的静动载试验中,有效地解决了桥梁静动载试验应变测量时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大幅度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和应变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7.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电路基本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上海轨道交通轨道电路基本参数研究现状,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电路的原理及传输特性。提出利用开路短路二电压法测算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电路的基本参数。轨道交通整体道床或碎石道床的轨道电路,其钢轨电阻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钢轨电感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道床电阻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轨间电容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8.
地铁列车中可燃物热释放速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室内火灾模拟方法——区域模拟与场模拟,并对其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进行对比讨论;同时还介绍了基于质量损失速率的热释放速率测试方法,给出了部分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火源热释放速率的大小对于火灾的温度分布及烟气流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9.
利用超声法研究了粉末冶金工艺制备6066Al/SiCp复合材料的阻尼特性。实验测定了4种不同SiC体积比(5%,7%,9%,12%)试样在超声频率为1.25 MHz、2.5 MHz、5 MHz、10 MHz时的衰减系数α。结果表明:可以用吸收衰减表征该复合材料的阻尼特性;随着测试频率的增大,材料对超声的吸收和散射增强,吸收和散射衰减系数增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SiC体积比的增大,该材料的吸收衰减系数增大,阻尼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30.
简单介绍旋转压实剪切试验机(GTM)的设计原理、原则及其设计方法与要求,通过GTM试验与马歇尔试验的对比,揭示出用GTM设计的沥青混凝土的优越性。在GTM设计的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对混合料生产、运输、摊铺及碾压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