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35篇
公路运输   109篇
综合类   52篇
水路运输   40篇
铁路运输   67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水下超大断面隧道衬砌施工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灵强 《隧道建设》2013,33(1):54-58
营盘路湘江隧道主线与匝道分合流段均以暗挖形式设计,地质相当复杂,江底分岔大跨段(A、B型)超大断面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为了保证施工和初期支护的结构安全,在量测数据反映初期支护安全预警的情况下,传统的衬砌施工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正常施工状态的需求。本文介绍了一种在保留临时支撑的情况下采用特制异型台车和满堂支架组合联合施工拱墙的新型衬砌施工技术,并对关键技术控制进行了详细阐述。实践证明,不拆支撑采用台车和满堂支架组合施工分岔段二次衬砌的方法是切实有效的,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2.
桥梁水下承台施工过程中,常常由于水的侵扰,造成基坑不稳定,因此如何避免水对基坑的影响一直是桥梁工程中的一个难点。结合工程实践,对水下承台施工中轻型井点降水法的施工方法、应用效果进行阐述,结果表明在桥梁水下承台施工过程中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法将具降低成本和缩短工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3.
连云港东疏港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后云台山隧道,进口段处于密集建筑群地段,其中有1栋5层居民楼位于其上方,设计要求施工通过此地段时,爆破振动的速度要控制在2 cm/s以下,给隧道施工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通过对下穿楼房的后云台山隧道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并进行爆破试验及监测,优化爆破参数,最终确保了新建隧道的施工进度和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4.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灌浆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灌浆材料配合比试验,分析了各种成分的掺量对其性能的影响,得出灌浆材料各种成分掺量的合理范围。在此范围内设计出7种不同配合比的灌浆材料,对试验路段的脱空板做现场灌浆试验,28 d用落锤式弯沉仪和探地雷达检测各种灌浆材料对水泥路面板底脱空的治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灌浆材料Ⅱ(水泥∶水∶砂∶减水早强剂∶膨胀剂=1∶0.45∶0.3∶0.01∶0.1)和Ⅳ(水泥∶水∶砂∶减水早强剂∶膨胀剂=1∶0.45∶0.2∶0.01∶0.08)对治理板底脱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5.
关于酒后驾驶形成过程的系统防范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酒后驾驶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形成的,需经历就餐饮酒、饮酒后交通行为决策、起动车辆、上路行驶等几个阶段,对每个阶段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引导,就能预防酒后驾驶行为,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16.
软岩超浅埋近接跨越既有隧道地层变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地下工程中常遇到软弱围岩近接问题。深圳市丰盛町地下街D区就是软岩超浅埋近接跨越既有隧道的典型工程,它在垂直下穿埋设有大量地下管线的深南大道的同时上跨两孔地铁区间隧道,其最小埋深仅3.9m,结构跨度13.7m,地下街底部与地铁隧道顶部的净距仅为0.33m,地层变形控制十分困难。针对丰盛町地下街D区的工程特点,根据设计和施工方案,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预测地下街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及地铁区间隧道变形以验证方案的合理性,总结出软岩超浅埋近接跨越既有隧道地层变形分布规律,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7.
郭卫社 《隧道建设》2016,36(10):1196-1201
软硬不均地层盾构施工难题一直考验着工程技术人员的智慧,业界为此付出的代价频现报端。文章以发展的眼光,梳理了国内盾构在软硬不均地层施工的曲折历程。从什么是软硬不均地层、软硬不均地层盾构施工所面临的问题、软硬不均地层为什么易发生掌子面坍塌入手,引出了国内软硬不均地层盾构技术发展,详细阐述了深孔爆破预破碎方案对盾构施工所带来的次生危害,提出了新形势下软硬不均地层盾构技术的思考。主要结论如下: 以盾构装备技术发展实现软硬不均地层顺利掘进,而不再进行预处理,符合科技进步规律与社会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18.
考虑缆索垂度效应、加劲梁的梁柱效应及节点大位移效应等几何非线性因素对大跨度斜拉桥施工索力的影响,模拟正装和虚拟退拆施工过程,建立了施工索力计算的继承与迭代关系.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建立斜拉桥全桥三维有限元模型,合理划分荷载步和荷载子步,通过倒拆正装反复迭代,得出了施工索力及相应的成桥线形.使用最小二乘法修正倒拆与正装之间的差值,有效地计入了几何非线性的影响,使斜拉索满足成桥状态所要求的索力并使主梁以要求的精度接近理想的成桥线形.  相似文献   
119.
通过介绍汤家桥南路下穿铁路的地道设计方案,指出在沿海地区地道排水及加固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0.
本文以安装有4只机械手的6自由度无人水下潜器的定位过程为背景,研究了基于离散事件系统监控理论的定位过程监控问题,首先对该监控理论中可控事件和不可控事件赋予了新的含义,然后建立了定位过程的自动机模型,并通过对潜器结构的分析,利用等价类概念对自动机模型进行了简化,同时讨论了监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