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79篇
综合类   145篇
水路运输   70篇
铁路运输   39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介绍了260t铁水车上、下车架的力学模型、计算工况。根据铁水车在运用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8种工况下结构的力学行为,计算结果显示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2.
机场刚性道面是通过具有一定传荷能力的接缝,达到共同工作的目的,基于此建立了冲击荷载作用下双参数粘弹性地基上四边弹性嵌固矩形板的新型力学模型。利用变分原理、Laplace变换和互等功定理求解了该系统的位移解析解,计算了弹性地基和粘弹性地基上有限矩形板的动力响应,探讨了地基参数和弹性嵌固边界刚性系数对板的动态响应的影响。得到了冲击荷载下双参数粘弹性地基矩形板系统参数影响的动力特性规律。该研究结果可为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板厚设计、参数识别和质量评价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3.
通过高温养生手段可缩短水泥一二灰碎石的养生龄期。利用SPSS软件进行试验数据拟合,可得出水泥一二灰稳定碎石在高温养生条件下达到标准养生条件下相同强度值时所对应的龄期推荐值;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测并对比分析高温养生条件和标准养生条件下试件的微结构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变化的规律,可验证高温养生方法缩短半刚性基层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养生龄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4.
大管桩与上部结构直接连接方案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管桩与码头上部结构连接性能的好坏是推广应用大管桩的关键之一。根据大管桩的截面几何特征,本文提出了大管桩与码头上部结构之间用钢筋混凝土笼塞直接相连的连接方案,并从理论上提出了衡置桩、梁连接性能的刚接系数概念。通过试验研究得知,当钢筋混凝土笼塞长度大于管桩外径的1.5倍时,桩、梁间有良好的刚接性能,由试验资料表明,大管桩和梁用钢筋混凝土笼塞直接连接的型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5.
利用土力学基本原理,推导了一定拟静力作用下的土体夯沉量.随后根据动量定理,将锤与土体接触后的速度衰减曲线视为抛物线,推导了锤-土接触历时,求得强夯施工时的拟静力.在两者的基础上,计算了强夯后的土体相对密度.最后根据本文方法,计算了某工程实例的土体相对密度,并与能量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本文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6.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为(200+850+850+200) m 三塔四跨悬索桥结构,中塔采用钢-混凝土叠合结构,其中钢塔塔柱、上横梁分段吊装,节段间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中塔上横梁在横桥向分为两段,采用分段无支架悬臂安装,使用小型调节工件配合进行节段合龙控制。通过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模拟上横梁施工过程中各主要工况下塔顶变形及合龙口位移值。工程实施中,利用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顺利实施了上横梁合龙施工。  相似文献   
107.
自然界中的边坡潜在滑面多为折线形。采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研究了折线形滑面边坡的稳定性及其锚索支护问题。通过竖直条分法,将坡体在各折线段处分割成多块体,分析各多块体之间的速度相容场,根据内能耗散与外功率之间的关系给出安全性系数,从而判断边坡的稳定性。对于危险性边坡,采用锚索进行支护,研究了锚杆支护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马富滑坡的稳定性分析与锚杆支护方案,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8.
鉴于二维破坏机制无法真实反映实际工程中浅埋硐室顶部围岩的三维破坏特征,将二维破坏机制扩展到三维空间中,构建了一种新的浅埋硐室顶部围岩三维破坏机制。通过计算三维破坏机制中的内能耗散功率和外力功率,得到了包含速度间断面方程的目标函数。利用变分法,对该目标函数求极值,得出了浅埋硐室顶部围岩塌落体曲面方程的上限解。在此基础上,绘制了塌落体的三维图像,并分析了塌落体随单一影响参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地表荷载较大且支护力较小时,隧道顶部围岩的潜在塌落范围较大,不利于维持浅埋硐室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国内外工程实例、规范标准等调研,对国内外水泥稳定集料施工方法、集料组成、试验方法、技术指标、施工机械等方面技术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国内水泥稳定集料的技术水平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并给出了相应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0.
通过采用"单梁法"和"梁格法",运用TDV RMV8i有限元程序对同一桥梁上部结构进行建模,计算结构刚度。基于等效挠度思想,即在相同荷载作用下,达到结构挠度相同的目的。再分别对"单梁法"和"梁格法"模型进行等效,计算等效模型刚度,将"实际模型"与"等效模型"刚度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来研究桥梁上部结构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