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8篇
  免费   1511篇
公路运输   1797篇
综合类   3288篇
水路运输   272篇
铁路运输   4980篇
综合运输   502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508篇
  2020年   529篇
  2019年   417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515篇
  2016年   545篇
  2015年   601篇
  2014年   764篇
  2013年   680篇
  2012年   865篇
  2011年   870篇
  2010年   545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477篇
  2007年   554篇
  2006年   529篇
  2005年   370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6 毫秒
541.
空间运输联系反映地理单元间的经济联系,与城镇化进程和区域发展格局息息相关。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省内客运联系增长速度显著快于省际,省域客运联系呈现内聚化态势;从各区域变化幅度看,内聚化态势围绕三大核心城市群由内而外逐步加强,并呈现较大的南北差异。省际客运联系呈现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的中心—外围结构,从发展态势看,沿海城市群的极化效应进一步凸显,中西部区域区内联系加强态势初步显现。研究显示:现状城镇空间不平衡特征仍较为突出,尤其南北分化问题凸显;未来城镇空间布局需突出沿海城镇空间的再平衡、促进中西部城镇空间的多中心集聚和加强南北区域协作。  相似文献   
542.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在规划定位、规划目标、内容体例、技术方法、规划实施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总结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特点:以问题为导向、融合城市总体规划、提倡以人为本理念、广泛应用定量技术方法。指出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规划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价值理念与实际行动脱节、规划实施评估环节缺失、规划管理体制机制缺乏、相关法规技术标准陈旧。结合城市交通发展新趋势,展望未来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重点方向:强化多规融合、强调以人为核心的规划、加强规划评估和滚动编制、加强技术创新与行业规范、深化政策保障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543.
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是破解交通拥堵、交通污染、绿色出行环境差和停车难等城市病的有效途径。在轨道交通大发展机遇期,有必要探讨如何科学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促进城市集约发展和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研究总结城市交通的内涵,即城市形成和发展中的内在要素,提出城市交通应服务于人的需求、组织城市高效可持续运行。从车辆技术成熟度与国产化水平、轨道交通制式多样化、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规模与城市形态和发展阶段的适配性、认证和标准体系、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融合的一体化土地开发、多模式公共交通衔接换乘等角度出发,梳理发展现况并归纳问题及症结。重点针对结合市情的轨道交通基础性问题,就科学规划城市和都市圈的轨道交通系统提出指导思想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44.
车辆基地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车辆基地勘测设计过程中普遍重设计轻勘测、缺乏系统的站场勘测内容与方法的现状,通过对行业、企业相关勘测规范的理解和归纳,结合自己勘测设计实践,系统论述车辆基地站场勘测内容和方法,主要包括车辆基地基线的测设和应用、地形测量、站场横断面测绘、专项调查与测绘等几方面,掌握车辆基地站场勘测内容和方法将为车辆基地设计与施工、节约用地、降低投资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5.
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概述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可实施性的一些制约因素,并以武汉和昆明的线网规划为例,分析了线网规划可实施性的重要性,提出了树立绿色综合交通规划和大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理念、加强现场踏勘和收集与分析基础资料、建立城市建设资料以及规划成果集中管理和共享机制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546.
武汉市过长江交通是武汉市最主要的交通流向之一。根据流量观测数据分析长江交通流量特征,表明武汉市区过长江交通饱和,交通需求总量大,出行目的种类多。过长江交通没有明显、固定的高峰日和高峰小时,除通勤交通外。还有公务等大量非通勤交通。其中武昌与汉口之间交通是主流向,需要适当新增通道缓解过江难问题。  相似文献   
547.
为有效满足BRT或轻轨系统的运行需求,提出在带有固定左转车道的繁忙通勤走廊中央设置一条BRT或轻轨专用车道用于双向运营的概念。由此产生了车辆相交问题,其相交空间设置于由左转车道产生的未利用或未被充分利用的道路中央隔离带。提供了公交车站和相交空间的概念设计可选方案和几何布局示意图,并考虑运行速度、发车间隔、相邻相交空间的距离及相交空间数量等条件,分析系统性能。为确保具有实用性,研究了系统在现有交通走廊上的可实施性。由于该系统具有利于TOD发展的潜力,也可作为未来发展两条专用车道系统的中间步骤。  相似文献   
548.
在既有规划编制导则中,已经明确交通模型和交通需求分析是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交通模型的价值并非仅仅体现在预测结果和精度上,更在于编制过程中对交通特征和供需关系的分析,对战略方案、系统方案的指导、解释、论证的作用上。但在现实规划编制中,模型的地位和价值在丧失,日益成为项目成果中的摆设品,难以支撑交通需求深入分析,并与战略构思、方案制定相脱节。与此同时,规划实践、大数据、交通模型的发展趋势,亟须重新审视模型的价值,提升模型精细化的定量分析水平。最后,从机制保障、应用推广、功能拓展、科研攻关等方面,提出促进模型价值提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49.
第一届宝马未来出行青年实践营活动选取北京市三里屯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鼓励国内外青年学者对该地区进行仔细调研、深入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参与过程中应用第一性原理思维,对交通系统中的人、车、路和环境的关系进行系统梳理。第一性原理思维本质是通过发现系统的基本规律,突破性地对系统进行改进和变革。基于对三里屯地区现状公共交通、道路运行、出行环境等方面的分析,创新性地提出该地区未来交通系统的优化思路。方案涉及车辆共享、无人驾驶、空间维度、动态调整停车费、出行积分制等方面。结果表明,该思维方式是从底层规律研究问题,更容易得到创新性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50.
搞好城市交通性街道景观的设计,可以体现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丰富精神文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适应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