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15篇 |
免费 | 183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323篇 |
综合类 | 2317篇 |
水路运输 | 33篇 |
铁路运输 | 3256篇 |
综合运输 | 11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1篇 |
2024年 | 208篇 |
2023年 | 217篇 |
2022年 | 262篇 |
2021年 | 381篇 |
2020年 | 392篇 |
2019年 | 304篇 |
2018年 | 198篇 |
2017年 | 351篇 |
2016年 | 351篇 |
2015年 | 385篇 |
2014年 | 412篇 |
2013年 | 389篇 |
2012年 | 470篇 |
2011年 | 518篇 |
2010年 | 357篇 |
2009年 | 229篇 |
2008年 | 262篇 |
2007年 | 311篇 |
2006年 | 303篇 |
2005年 | 218篇 |
2004年 | 151篇 |
2003年 | 77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86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基于单条城市轨道线路,分析客流需求、列车时刻表及车底运用之间的密切联系, 以运行安全、资源限制、列车容纳能力等作为主体约束,综合考虑公司运营费用和乘客出行费 用,构建基于客流分布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与车底运用整合优化模型,并采用线性处 理方法,将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模型.最后,以北京地铁亦庄线为实例,利用 ILOG CPLEX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与既有的优化方法相比,本文模型得到的列车运行 计划方案能够更好地节约成本,提高车底利用效率,满足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和运营企业双方 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2.
中心城区河道的直立式护岸对城市水环境质量的提升与生态景观的构建形成了显著阻碍,致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呈现出不协调态势。初步对生态护岸以及中新城区河道直立式护岸生态化改造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细致地分析了中新城区河道直立式护岸生态化改造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难点问题。重点阐述直立式护岸生态化改造相关技术及其应用范围,并提出后续中心城区河道直立式护岸生态化改造的发展方向,助力城市河道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促进城市与自然环境达成协同共生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3.
交通事故的发生会引起其上游路段通行速度的下降和交通流量的堆积,从而引发交通拥堵.本文主要研究了城市道路中交通事故引起的交通拥堵的时空分布特征.首先,基于北京市事故数据和路段速度数据分析交通事故影响下的车辆速度变化特性;接着,根据交通事故信息和事故路段流量与速度数据,建立了一种基于速度差异的拥堵判定模型,并对其时空维度的约束条件加以限定.在此基础上对事故引发的拥堵时空范围进行量化描述;最后,依托仿真数据与北京市真实事故数据进行效果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描述交通事故引起的拥堵时空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154.
地铁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地铁客流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天气因素变化较快,会造成地铁客流的快速变化。了解天气因素对地铁客流的影响,有助于建立相应的运输组织响应措施。本文旨在量化分析天气因素对福州地铁客流量的影响,并考虑原始天气指标的局限性,引入体现舒适度的指标。建立地铁客流与天气因素(包括气压、相对湿度、风力、降水、风寒指数等级、综合舒适度指数等级等)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量化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此外,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客流模式差异较大,将两者分别建模分析。研究发现:工作日,降水、风寒指数等级和综合舒适度指数等级对地铁客流有显著影响;非工作日,降水、气压、相对湿度、风寒指数等级和综合舒适度指数等级对地铁客流有显著影响。总体而言,非工作日地铁客流对天气因素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55.
综合考虑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优化能力及连接式结构和模糊逻辑类似于人思维方式并易于嵌入专家知识的特点,将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算法共同应用于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驶入控制系统中. 通过优化选择输入输出变量并对其进行模糊化和反模糊化处理,建立相应的模糊推理规则、关系生成方法及推理合成算法,并利用神经自适应训练方法确定隶属函数的形式和参数,最后给出应用示例.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神经模糊原理进行快速路入口匝道驶入控制能够有效提高匝道连接段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56.
主要阐述城市轨道交通静止无功发生器(SVG)设置的必要性和原理。在运营初期、近期的用电负荷较小,功率因数较低;随着用电负荷的增大,功率因数能满足要求。结合主变电所各种运行方式,合理设置SVG的补偿容量,使得功率因数满足供电部门的要求,既有利于提高供电质量、减少电费支出,又有利于整个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57.
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大背景下,设备智能运维需求愈加迫切。提出基于云-边-端架构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智能运维系统,采用云边协同技术,将云中心的部分功能下沉至边缘侧,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与边缘计算技术的各自优点,实现对终端数据的快速响应和有效利用。该系统集设备监测平台、设备健康管理平台、设备智能分析平台、应急指挥平台、专家系统为一体,具备设备状态在线监测、设备健康度评估、故障智能诊断、故障预测、智能分析、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运维效率,保障轨道交通线网的安全运营,对提升设备智能运维水平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8.
159.
结合相关城市在有轨电车车辆基地建设方面的经验,对现代有轨电车车辆基地规划关键性指标进行量化分析。针对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特点,提出有轨电车规划中的资源共享理念,在网络阶段采用\"集中检修分散停车\"的规划方法。给出了车辆基地规模测算方法:按检修台位测算以及按有轨电车车辆停放规模测算,并将该理念与方法应用于深圳市龙华新区现代有轨电车线网实际案例中。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有轨电车车辆基地的选址规划,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优化检修资源配置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城市交通相关规划和运营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0.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持续增长,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简称\"港铁\")作为世界上少有的持续盈利的地铁公司,其经营模式对我国内地轨道公司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港铁各项业务的利润进行分析,发现随着港铁进入运营时代,\"轨道+物业\"已不再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取而代之的是客运及车站商务等运营类业务,而这类业务盈利的根源就是对轨道交通巨大客流的\"流量变现\"。这说明,土地资源只能解决轨道交通可持续的\"建设\",客流才能解决轨道交通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