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146篇
综合类   72篇
水路运输   92篇
铁路运输   91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大跨空间结构的振动控制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抗震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和国家经济财产安全.采用粘弹性阻尼器对大跨空间桁架结构进行减震控制,计算阻尼器相应的力学参数,并对加与未加粘弹性阻尼器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对比.分析计算表明:无论在Taft地震波还是在E1 Centro地震波下,在大跨空间桁架结构中加入粘弹...  相似文献   
22.
曲宁宁 《船舶》2011,22(2):24-30
以某肥大型船为研究对象,系列变化其尾部线型,然后利用荷兰MARIN水池开发的粘流计算软件PARNASSOS计算尾部流场,分析粘性阻力和伴流场随线型的变化规律,总结了肥大型船尾部优化时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应用响应面方法进行200km/h转向架阻尼器参数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铁路应用的 2 0 0km/h客车为实例 ,应用响应面优化方法 ,进行 2 0 0km/h转向架悬挂系统的阻尼器参数优选。首先应用ADAMS/Rail进行 2 0 0km/h客车的动力学仿真计算 ,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比较 ,验算了模型的准确性。然后 ,应用响应面优化法对其阻尼参数进行优化 ,将得到的最优参数应用到ADAMS建立的仿真模型中 ,得到了更好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24.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n optimal design process for a steering column system and supporting system. A design guide is proposed at the initial concept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o obtain sufficient stiffness of the steering system while reducing the idle vibration sensitivity of the system. Case studies on resonance isolation are summarized, where vibration modes among the systems are separated by applying a vibration mode map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design process. This study also provides design guidelines for an optimal dynamic damper system using a CAE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analysis. The damper FE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added to the vehicle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frequency an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steering column system. This analysis methodology makes it possible to achieve target performance in the early design stage and reduction of damper tuning activity after the proto car test stage. Through the proposed steering column 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 a lightweight vehicle with high stiffness is possible prior to the proto build stage. Furthermore, the improved process is expected to contribute to reduc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period and the number of proto car tests necessary to achieve the desired steering system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25.
铁道车辆液压减振器卸荷速度选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精确选取铁道车辆各类液压减振器的卸荷速度,提出了一种选取卸荷速度的2σ方法。通过试验测试和动力学仿真计算,得到液压减振器两端的相对速度,并进行概率统计分析、参数估计和概率分布假设检验。在相对速度属正态分布的前提下,计算相对速度的2σ值,并作为减振器的卸荷速度。计算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确定卸荷速度的液压减振器可使95%的车辆低频振动得到衰减,5%的高频振动得到过滤。  相似文献   
26.
采用重复蠕变试验,利用Burgers模型对各沥青胶浆的蠕变过程进行模拟,从胶浆的蠕变劲度黏性成分Gv、累积应变γacc和蠕变柔量等方面分析了不同阻燃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表现.结果表明:纤维和复合阻燃剂的加入均会增大阻燃沥青胶浆的Gv并降低γacc,3种复配比例的阻燃沥青胶浆中M-FR1和M-FR2的Gv值相等且最大;而M-FR1沥青胶浆的γacc最小;其次是M-FR2.这两种阻燃沥青胶浆高温性能均要优于常规掺量下的木质素纤维沥青胶浆.蠕变柔量分析结果表明,M-FR2阻燃沥青胶浆的瞬时弹性变形柔量JE和延迟弹性变形柔量JC占总柔量的百分比之和最大,高温抗变形能力最强.综合各阻燃沥青胶浆的蠕变力学特性,推荐复合阻燃材料的最优复配比例为15%矿物纤维+6%复合阻燃剂(即M-FR2).  相似文献   
27.
抗蛇行减振器对机车运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虚拟样机技术和ADAMS/Rail软件,针对国内某型电力机车建立了机车系统详细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利用动力学仿真工具,对抗蛇行减振器的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其参数变化、失效等对机车运行性能的影响,得出其规律。  相似文献   
28.
浅水中船舶水动力特性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民  吴乘胜 《船舶力学》2005,9(6):40-47
本文对浅水中船舶水动力特性进行数值计算研究.采用RANS方程结合RNG 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对一方形系数0.6的系列60船模在浅水中的阻力、升沉、纵倾和兴波进行数值计算,其中自由面采用VOF方法处理;计算中,水深Froude数范围0.6~1.8,包含了临界和超临界水深Froude数.数值计算得到的阻力、升沉和纵倾与模型试验结果及采用三维扩展Boussinesq方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吻合较好,部分计算结果得到改进.  相似文献   
29.
三体船粘压阻力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体船快速性的研究是三体船新船型开发技术的支撑。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航速下三体船的粘压阻力进行计算。试验研究采用将三体船侧体分别放置在船中、船前部和船后部3个不同的纵向位置以及距船中心线3个距离不同的横向位置,测量9个侧体位置下三体船在静水中的总阻力。运用第八届ITTC公式计算摩擦阻力系数,进而算出剩余阻力系数。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细长体理论对三体船兴波阻力系数进行计算,再根据三因次换算方法计算粘压阻力系数。得出不同构型下三体船在静水中的粘压阻力系数,并作出其随Fr数变化的曲线,观察在侧体位置不同的情况下,三体船的粘压阻力系数随航速变化的规律。根据所得粘压阻力系数曲线,提出初步预报三体船粘压阻力系数的一种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30.
甘少炜 《船海工程》2012,41(5):126-128,133
硅油减振器是船舶轴系中重要的减振部件,但其生产厂家往往仅根据理论给出其阻尼等关键参数,即假定减振器发挥最佳阻尼,实船测试结果表明,这种假定并不准确。通过理论计算和柴油机台架测试,给出确定硅油减振器扭振参数(当量惯量、阻尼)的有效方法。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方便,能较好地验证柴油机和硅油减振器的扭振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