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449篇 |
免费 | 177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673篇 |
综合类 | 7291篇 |
水路运输 | 4238篇 |
铁路运输 | 4287篇 |
综合运输 | 73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73篇 |
2024年 | 445篇 |
2023年 | 337篇 |
2022年 | 455篇 |
2021年 | 652篇 |
2020年 | 722篇 |
2019年 | 488篇 |
2018年 | 434篇 |
2017年 | 486篇 |
2016年 | 455篇 |
2015年 | 645篇 |
2014年 | 1260篇 |
2013年 | 1094篇 |
2012年 | 1596篇 |
2011年 | 1648篇 |
2010年 | 1265篇 |
2009年 | 1325篇 |
2008年 | 1521篇 |
2007年 | 1832篇 |
2006年 | 1730篇 |
2005年 | 1035篇 |
2004年 | 651篇 |
2003年 | 430篇 |
2002年 | 318篇 |
2001年 | 285篇 |
2000年 | 173篇 |
1999年 | 112篇 |
1998年 | 77篇 |
1997年 | 80篇 |
1996年 | 89篇 |
1995年 | 60篇 |
1994年 | 54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2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文章结合高速公路U型桥台开裂的典型工程实例,分析了U型桥台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加固处治方案,并阐述了加固方案的实施要点与处治效果。 相似文献
502.
503.
轴对称解对隧道衬砌水压力计算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渗流理论推导了隧道衬砌水压力的轴对称解,并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轴对称解对不同形状隧道断面与浅埋隧道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轴对称解适用于非圆形隧道断面衬砌水压力的估算;隧道断面形状对衬砌水压力折减系数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其影响大小主要由衬砌与围岩的渗透系数比值决定.对于浅埋低水头隧道,用轴对称解计算的毛洞流量Qm与数值解比较,其误差较大,最大误差为36.5%;但用来计算衬砌水压力p1以及衬砌后水流量Q1时,误差相对较小,最大误差为6.3%,特别是利用轴对称解得出的衬砌水压力值与利用数值解得出的衬砌水压力特征值最大误差仅为3.4%. 相似文献
504.
基于Bayes判别方法,选取水化学常量组分作为判别指标,利用叙岭关隧道地区9个动态监测点的53个水样样本建立了该地区的水源判别模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其回判准确率为96.23%,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工程推广能力.利用建立的判别模型,对叙岭关隧道1号溶洞内两个出水点RQ1和RQ2的水源进行了识别,并结合其流量动态变化特征、同位素分析结果,以及1号溶洞发育位置,推断1号溶洞内两个出水点的水源为P1m+q含水层中的岩溶地下水.根据判别结果,建议1号溶洞采取“以排为主”的原则加以处治,并尽量保留溶洞水的过水通道. 相似文献
505.
文章采川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偏压连拱隧道不同施工顺序下拱顶下沉、中墙稳定性及初期支护受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先开挖浅埋侧时,拱顶沉降较小,中墙在施工中的稳定安全系数较大、弯矩较小,初期支护受力较大;对于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围岩变形及中墙在施工中的稳定性控制更为重要.所以,从有利于围岩变形、中墙稳定性控制以及中墙受力的角度出发,宜采用先开挖浅埋侧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506.
伴随我国经济和航运事业的快速发展,船舶营运造成了我国海洋环境的严重破坏,但我国防治船舶海洋污染法律制度的建设却严重滞后。在充分考量我国防治船舶海洋污染法律制度的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美国在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上的立法经验,对我国防治船舶海洋污染法律制度的建设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07.
508.
文章从三峡水库泥沙入库量的减少以及三峡水库对泥沙的拦截作用两个方面分析了三峡水库对长江中下游河床冲刷的影响,具体剖析了现有冲刷数值模拟的最大冲刷量远较实际冲刷量为小的原因,因此得出了在三峡以下长江中下游不宜采用沉管法修建长江水下隧道的结论。对于重庆地区朝天门两江隧道的修建方案问题,文章在分析了决定修建沉管隧道方案可行性的两个关键参数,即河床水深和水流流速后,指出只要采取相应工程措施,采用沉管法修建两江隧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09.
通过输油管道及注汽管线壁厚的选择等应用实例来说明传统的管道壁厚的设计公式过于保守,没有相应的壁厚修正标准或公式。这个问题在美国已经得到重视。可参照美国的做法,改进管道壁厚的计算公式,即引入最小壁厚设计因素,完善环向应力公式计算并研究确定管道壁厚与温差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10.
参考国内外磁悬浮列车高速通过隧道引发空气动力学效应的资料,针对TR08常导磁悬浮列车,分隧道长度L≤150 m和L> 150 m两种情况,对不同速度目标值下(350 km/h单双线、400 km/h单双线、450 km/h单双线)隧道内轮廓的选取进行了比选分析,分析结果对就磁悬浮铁路隧道轮廓的选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