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8篇 |
免费 | 9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74篇 |
综合类 | 243篇 |
水路运输 | 100篇 |
铁路运输 | 501篇 |
综合运输 | 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70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152篇 |
2011年 | 96篇 |
2010年 | 75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88篇 |
2006年 | 80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软弱富水地层条件下泥水盾构泥浆门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武汉长江隧道工程11.38m左线泥水盾构始发试掘进27.2m后出现泥浆门不能关闭的问题,研究制定了泥浆门修复方案:先通过人员带压进仓进行检查,观察判断泥浆门损坏情况,并根据检查分析结果对泥浆门进行临时修复,同时选择合适的场地位置进行加固,盾构继续掘进至加固场地范围停机,常压状态下进行永久修复。修复后盾构机安全通过了加固区域,为后续盾构机快速安全完成江底段掘进提供了保证。该修复技术可以为今后泥水盾构泥浆门的维修及盾构泥水仓内设备维修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32.
建立了高速列车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和车轮踏面磨耗计算模型, 通过动力学模拟计算了轮轨接触关系和接触力, 用FASTSIM重新计算轮轨接触斑内的滑动速度、轮轨切向力和摩擦功率的分布, 采用基于摩擦功的轮轨磨耗模型计算了车轮滚过一圈时踏面上一个接触斑的磨耗质量, 再通过累积得到运行一定距离后的踏面磨耗深度。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不同车轮踏面外形、轮对内侧距、轨底坡和车速对踏面磨耗深度和磨耗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LMA和S1002踏面的磨耗分布比较均匀, LM踏面的磨耗深度最大, LM和XP55踏面的磨耗区域更靠近轮缘; 在LMA踏面标准轮轨匹配参数下, 轮对内侧距增加会增加磨耗, 磨耗深度随着轨底坡减小而增大; 高速列车车轮踏面磨耗与等效锥度密切相关, 较小的等效锥度会减小磨耗, 但等效锥度的选择需要兼顾动力学性能的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133.
徐保根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23(2):129-131
引入了图的符号边全控制的概念,主要刻划了满足sγt′(G)=|E(G)|且δ(G)2的所有连通图G,给出了n阶k-正则图G的符号边全控制数γst′(G)的下限,确定所有轮图的符号边全控制数,最后还提出了一个关于sγ′t(G)上界的猜想. 相似文献
134.
独立旋转车轮变轨距转向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国外现有的变轨距转向架的运用与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国情, 提出了一种采用独立旋转车轮的新型变轨距转向架方案, 并对其总体结构及变轨距机理进行了分析, 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变轨距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提出的变轨距转向架方案是可行性的, 其具有较好的直线运行稳定性和平稳性, 但其直线对中性能和曲线通过性能有待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35.
铁道车辆轮对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FA-MIS)是采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集成为一种系统,能够使设备更新始终保持在统一的系统标准下,上报信息及时,准确,查询快捷方便,操作简便高效. 相似文献
136.
基于伽辽金变分原理, 利用有限元方法, 建立了轮轨摩擦耦合热弹性有限元分析模型, 分析了轮轨摩擦热与钢轨接触区热膨胀位移、摩擦温度、应变和应力的关系。模型中温度场和位移场由耦合方程同时求解, 但没有考虑惯性项和材料阻尼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耦合求解的温度场和位移场与非耦合求解的温度场和位移场的计算结果一致, 钢轨表面各点滑动位移的方向与车轮滑动方向一致, 垂向位移方向先负后正; 钢轨表面各节点进入接触区后, 温度快速上升, 但高温持续时间短; 在滑动方向上, 钢轨接触点先受压应变后受拉应变作用, 垂向受拉应变作用, 滑动方向压应力明显高于垂向压应力, 钢轨接触斑前后节点滑动方向应变符号相反; 垂向高正应变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接触斑后半轴上, 最大剪应变与剪应力区在接触表层以下。 相似文献
137.
直线电机轮轨交通是一种采用直线感应电机LIM牵引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形式.在分析直线电机轮轨系统列车牵引和制动特性的基础上,从列车受力分析的角度,建立直线电机线路参数分析的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到直线电机轮轨线路的安全牵引坡度及启/制动距离. 相似文献
138.
根据多刚体动力学理论, 运用SIMPACK仿真软件分别建立了一定装载工况和运行工况下双层集装箱车辆的单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和四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基于铁路车辆运行安全评价指标及其标准, 将模型仿真结果与双层集装箱列车实际运行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研究了重车重心高度与运行安全性的关系, 给出了合理的双层集装箱重车重心限制高度。仿真结果表明: 随着双层集装箱重车重心高度的增大, 轮轴横向力、轮重减载率与脱轨系数增大, 最先达到安全限度的是脱轨系数; 在最不利装载工况下, 安全的重车重心高度限值为2 480 mm。 相似文献
139.
车轮多边形磨耗会恶化轨道车辆振动环境,导致结构部件的共振疲劳失效,严重威胁行车安全. 为研究地铁车辆车轮多边形磨耗的形成机理,开展线路动态跟踪试验研究,建立车轨垂向耦合有限元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并进行轮轨长期磨耗迭代仿真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实测车辆发生了明显的7~9阶的车轮多边形磨耗,导致车辆出现50~70 Hz的强迫振动,频率与轮轨系统耦合振动P 2力频率接近;通过车轮磨耗迭代仿真分析,确定了钢轨周期性接头焊缝不平顺引起的轮轨系统P 2力共振是导致车轮7~9阶多边形磨耗的根本原因;对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和梯形轨枕道床而言,长期轮轨P 2力作用会分别引起8阶和15阶车轮多边形磨耗. 相似文献
140.
车辙是AC沥青砼路面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车辙的产生使道路的服务水平下降.本文主要通过车辙试验,研究了加入德兰尼特、木质素纤维的AC沥青砼的动稳定度和变形量及其影响因素,并简要介绍了其他相关路用性能.旨在利用纤维对沥青的吸附稳定机理,探讨一种适用于高温潮湿环境既耐久,稳定性又好的沥青砼路面.试验得出,掺入德兰尼特纤维对混合料改善效果最好.并探讨了高温稳定性指标(动稳定度和相对变形指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