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122篇
综合类   96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板式桥梁加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张石高速公路3~20m中桥为例,对旧桥加宽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加宽方案的选择及其设计进行了阐述,为同类型桥梁的加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根据沪杭甬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施工场地狭小、安全形式严峻、新老路基拼接质量要求高等特点,重点介绍了软基处理路堤打入桩施工准备、安全管理、管桩打设、新老路基拼接质量控制及沉降观测等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93.
崔武成 《交通标准化》2009,(23):207-209
通过分析造成差异沉降的病害原因,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的处理措施加以介绍,对于有效地控制改扩建高速公路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保证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和舒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
李宁  闫卫红 《交通标准化》2009,(15):228-230
对已建高速公路桥梁进行加宽在国内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一套完整的、成熟的理论可供遵循.结合郑漯高速公路,对空心板结构桥梁加宽进行介绍分析,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根据软土地基拼接路段的工程特点,分析隔离墙和换土垫层法对拼接路段道路路基进行处理的原理。提出适合于沉降隔离墙结合换土垫层法的设计方法及计算公式,并用实例证明该设计方法和公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6.
软土地基高速公路扩建中新老路堤相互作用数值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老路边坡开挖和加宽部分路堤填筑对老路变形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原有路堤边坡削坡和台阶开挖将会使得老路中心的竖向沉降略有增加,坡脚侧向位移回缩,且不同开挖方式对原有路堤影响不同;加宽部分路堤的填筑将会使得老路中心上抬,路肩点发生较大附加沉降,引起老路路肩与路中心之间产生过大的附加差异沉降,明显加大路面横坡,极易导致对老路路堤、路面的拉裂,降低道路等级,必须采用合适的软基处理方案对加宽部分软基进行处理。另外,宽路堤的变形特性不同于窄路堤,其沉降呈中央小两边大的形式,并且最大沉降位置随路堤高度的增加向路堤中央移动,了解宽路堤变形的这一特性有助于其软基处理方案以及加固效果监测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97.
斜交连续板梁桥拼宽纵向接缝连接模型静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厦漳高速公路凤山分离立交大桥拓宽改造为背景,对斜交空心板梁桥拓宽改造纵向接缝连接问题进行试验研究,分析比较不同纵向接缝连接方式桥梁关键截面的应力分布、挠度与荷载横向分布等静力特性,同时通过数值分析比较了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不同接缝连接桥梁的受力性能.结果表明:(1)刚性连接模型的整体性能略优于铰接连接模型;(2)新旧桥翼...  相似文献   
98.
针对现行沥青路面检测评价体系不满足公路改扩建工程需求的问题,文章在对比分析现行检测评价规范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对改扩建路面设计的需求,提出了包括路面损坏指数、路面车辙深度指数、裂缝率、车辙面积率、修补面积率、路面结构强度、结构层厚度、各结构层回弹模量、基层完整性的改扩建旧沥青路面检测指标与评价体系,并给出了指标的检测手段、计算方法与分级标准,最后引入特尔菲—理想点法进行使用性能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9.
对岔区轨道刚度合理取值及均匀化技术、尖轨降低值优化技术、转辙器运动学轨距优化技术、侧线线型设计技术对动车组高速直、侧向过岔平稳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论如下:为保证旅客乘坐舒适性,必须结合采用的扣件特点选择合适的岔区轨道刚度,刚度均匀化在理论上可以实现,实际上受施工质量以及道岔精调状态等因素影响;尖轨相对于基本轨的降低值决定了轮轨垂直力在尖轨和基本轨间的过渡范围及过渡比例,并直接影响列车过岔平稳性,降低值过大会严重影响道岔平顺性及降低行车平稳性;是否采用运动学轨距优化技术对道岔平顺性无显著影响,客专线道岔不采用运动学轨距优化技术是有试验数据支撑的;动车组侧向通过42号和62号道岔的车体水平加速度实测最大值小于1.5m/s2,符合技术条件要求,和设计预期一致。  相似文献   
100.
客运站的曲线站台需满足行车安全、旅客上下车安全以及圆滑美观的要求。从基本公式及相关规定出发,分析列车车体与站台边沿的动态距离,提出邻靠到发线和邻靠正线两种情况下的曲线站台边线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模型进行理论校验,结果证明建立的模型简洁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