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篇
  免费   53篇
公路运输   158篇
综合类   254篇
水路运输   236篇
铁路运输   305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谭红世  邢智娜 《港口科技》2012,(5):20-22,38
针对港口照明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先进可靠的串口通信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分析港口照明现状。介绍远程无线控制系统的特点和港口远程无线控制信息系统的组成。将人机操作界面和远端控制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照明设备的远距离控制,合理组合开启数量,达到高效节能、安全运行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2.
目前水运工程建设距离陆地越来越远,水深也越来越大。离岸深水构筑物的监测受网络信号覆盖范围、恶劣天气、施工等干扰,一直无法很好地实现既实时又方便的数据采集。文中介绍了一种新的自动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监测传感器、自动采集系统、水下无线传输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实时、可靠地得到离岸深水构筑物的监测数据,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03.
针对目前内河航运中普遍使用VHF语音通信进行船舶信息交流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自组织无线数据通信、GPS定位、嵌入式软硬件设计和电子江图等关键技术实现的内河船舶信息自动报告系统,研制的实验室样机实现了自动感知临近船舶并对距离过近的危险船舶报警、船舶向岸基设备自动发送相关航运信息等功能。该系统具有运营低成本、自动准确报告船舶信息的特点,能够提高内河航运安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4.
为提升港口铁路系统的列车运输能力和信号设备的安全性,在黄骅港港区铁路扩容工程中,港区站采用计算机联锁系统取代传统的电气集中联锁系统,在区间采用先进的移频自动闭塞系统,并在港区站采用微机监测系统进一步提高了信号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改善与优化港区站场信号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针对由目标事件激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分簇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分簇协议。着重研究了簇头竞选,成员招募和簇重组等关键环节,在簇头竞选机制中,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了节点接收信号强度,剩余能量以及与汇聚节点的距离等因素的竞选方案。在簇成员招募阶段,提出了一种基于任务需求的自适应簇范围划分方法,约束了簇的规模,降低了簇内通信的能耗。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有效地节省节点能量,延长网络寿命,尤其适用于汇聚节点距离网络较远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6.
提出了一种基于锚节点的信号到达角度值并利用节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传感器网络中未知节点的定位算法。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锚节点数目、节点通信距离、测量角度误差等因素对算法的定位精度和定位覆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二维扁卵形体近壁面水动力干扰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度-厚度比为7.0的二维扁卵形体近平壁面运动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拖曳水池试验选择了六种不同的壁面间距,五个攻角状态,将卵形体模型安装在U形槽中,保证流场的二维特性.Reynolds数范围从5×105到2×106.根据无界流实验结果,在数据处理中消除测力天平的安装角误差.给出了水动力系数相对于间距、攻角的回归公式,并划分了三个典型的干扰区域:升力区、混合区、阻塞区.实验表明:即使对于钝尾物体,也存在类似机翼的升力效应,无界流中扁卵形体的升力线斜率小于二维平板机翼的相应值.当物体离壁面较远时,水动力系数随攻角线性变化,壁面影响随间距减小而增大;当物体离壁面很近时,出现排斥现象,水动力系数随攻角的变化呈非线性特征.与其它参数相比,在大部分试验状态下,运动速度对水动力系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8.
为提高慢行系统规划方法对具体实践工作的指导性和操作性,研究提出基于使用者需求分析的慢行系统规划"需求引导法",用于指导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慢行系统规划。"需求引导法"的操作过程首先通过分析山水格局和用地结构,建立慢行系统初始方案,其次对初始方案进行需求侧要素点和供给侧要素点两方面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初始方案进行多轮优化调整,从而构建宏观层面供需平衡的慢行骨架系统。中观层面根据组团功能、慢行交通集聚程度划分慢行分区,并结合路网条件供给,提出各分区的慢行发展模式。最后以厦门市为例说明"需求引导法"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09.
The co-channel interference (collisions) seriously affect the transmission for the newly deploy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since there is no structure at that phase. In this paper,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whole network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SNIR model. The new concept of critical transmitting range is proposed, based on which the transmission theorem is obtained and proved. The results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ground to set up the primary structure of newly deployed networks.  相似文献   
110.
无线Mesh网络的跨层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由于无线M esh网络(WMN)在拓扑、传输和业务上的特性,传统的用于有线网络的分层协议设计方法已不能保证其服务质量(QoS).探索基于物理层、MAC层、路由等协议层的WMN跨层设计方法的目标是在无线资源利用率和多媒体业务的QoS需求两方面达到较好的折衷.WMN各个协议层在设计过程中的有关协议和算法要求附加统一的跨层管理器,监测各层的分组传输性能或需求,动态控制或调节相关算法.通过实现较高协议层的多媒体业务QoS需求与较低协议层的网络状态信息在各协议层之间的共享,可以达到对协议层控制算法的优化.在合理地选择跨层设计目标的基础上,多个协议层需要联合设计与优化.从物理层、MAC层、路由协议层和TCP层等层面介绍了WMN跨层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归纳了目前WMN跨层设计中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些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自适应速率与节能机制、基于QoS需求的跨层MAC协议设计和路由协议设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