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4篇
  免费   127篇
公路运输   314篇
综合类   501篇
水路运输   346篇
铁路运输   481篇
综合运输   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71.
介绍彩色贴膜、喷绘技术与热转印技术在客车车身图案中的应用,重点阐述贴膜材料的施工工艺以及作为车身图案用的喷绘材料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972.
公交客流OD矩阵是/2-交运营调度的基础,精确的客流OD才能保证运营计划科学的制定,人、车资源合理调配。为了提高推算精度,本文提出公交客流OD矩阵受居民公交出行特征、公交停靠站附近的用地性质和停靠站换乘功能影响。采用K-S检验对居民出行站数进行分析,发现出行站数服从泊松分布。结合各停靠站的上下车人数,推算得到基于居民出行特征的客流OD。根据公交站点的吸引系数和吸引权,得到基于停靠站附近用地性质的客流OD推算模型。作者认为停靠站的重要系数与该站作为起始、终点和中途停靠的线路数有关,据此建立了基于站点换乘功能的客流OD推算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组合上述三种影响因素,得到最后的公交客流OD矩阵。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确实可以大幅度提高推算精度。  相似文献   
973.
用四乙基碘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在常压下由苯胺和溴乙烷合成N,N-二乙基苯胺,研究了多种反应因素对目的产物产率的影响,提出了常压催化合成目的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苯胺和溴乙烷的摩尔比为1:2.5,催化剂用量0.6g,在40mL质量分数为30×10^-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温度55℃,常压反应5h,产品收率95.6%。  相似文献   
974.
目前我国市域与城际共线运营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尚无既有的项目经验和对应的规范体系,与传统市域轨道交通相比较,共线运营线路具有车辆编组跨度大、开行列车车型多、票制体系不统一等特点.结合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工程实例,以方案比选的形式,研究分析共线运营线路车站设计中存在的大跨度车辆编组、多种车型、不同票制关键问题及解...  相似文献   
975.
在构建的计算机CPU利用率神经网络预测系统中,比较论证了信息传输函数Sigmoid与Tanh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76.
成都市轨道交通刚刚起步,正在追赶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和较为清晰的城市空间布局。基于2010—2016年轨道交通运营客流数据,分析成都市开通轨道交通线路七年来的客流变化特征和成长规律,涉及客流总量、客流强度、换乘系数、换乘客流量、线路断面流量分布、进出站客流时间分布等。比较成都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超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客流水平、增长步伐、变化趋势,总结成都市轨道交通客流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探讨对成都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977.
北京火车站是北京市的主要客站之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和运输化的需求客观上需要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以保证客流及时、高效的疏散。针对北京站乘客换乘不便的问题,论述北京站客流节点的交通特征,以及区域交通接驳条件、问题症结,尤其是铁路与轨道交通的接驳问题。交通节点的问题放大到区域交通背景的研究,突显了北京站外围道路通达性不高、交通供给能力有限且无增容空间等问题,但是轨道交通2号线线网的剩余能力相对充裕,且客流到发晚高峰与通勤晚高峰不重叠。通过客流节点特征分析、区域对外接驳条件量化分析,为北京站交通接驳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与对策,即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的运载能力,提高其接驳比例,释放区域更多的道路资源,避免对外交通与城市内各种交通方式无法实现有效的衔接。  相似文献   
978.
吴洋  冯琳 《城市交通》2017,(6):80-84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有别于普通车站,其影响因素众多,应重点考虑换乘客流对车站设计方案的影响。在运能不匹配的情况下,对同台换乘、节点换乘、通道换乘等多种换乘方式的客流承载力进行验算,得到不同换乘方式承担大换乘客流的风险能力。当运能不匹配的轨道交通线路间换乘时,首先应选择合理的换乘节点,尽量采用多点换乘,避免大换乘客流集中产生风险,其次应适当增加换乘车站规模。当换乘站位于大断面区段存在较大客流风险时,应慎重选择同台换乘方式,可考虑通道换乘;当换乘站位于客流小断面区段存在较小的客流风险时,可优先选择换乘便捷的同台换乘或者节点换乘。总之,运能不匹配的换乘站应依据不同的客流特征选择合理的换乘方式,在满足换乘能力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换乘便捷、服务水平高的换乘方式。  相似文献   
979.
针对轨道交通弯道精细化和人性化设计问题,量化行人自适应特性指标及计算原理,采用行人可控实验采集相关数据,并运用基本图原理验证行人可控实验数据;开展弯道行人自适应特性研究,分析了弯道设计对行人自适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弯道角度越大,行人自适应行为的稳定性越强,安全性越高;弯道半径的临界点为7 m,7 m前行人自适应特性随半径增大而趋于一致,稳定性增强,7 m后则降低;角度在[120°,160°]和半径[4,10]m范围下的行人自适应特性表现最稳定,效率最高;角度[100°,110°]与170°和半径[11,15]m次之;角度90°和半径1 m的行人稳定性最差,最不安全.在客流较大时,建议参考的弯道角度范围为[120°,160°]和半径范围为[4,10]m.  相似文献   
980.
为实现公交换乘协同排班,减少乘客出行换乘时间,本文对公交信息系统的IC卡数据及车辆GPS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提取换乘信息并对现有的发车排班进行优化.首先,构建了公交运行状态信息提取模型,提取现有的公交运行状态信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邻域搜索的公交时刻排班优化算法,得到最佳发车排班时刻表.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选取了成都市的56路和3路公交线路的实际数据进行案例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排班的方法,在不改变现有的公交供需条件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实现协同换乘;与原有的公交服务相比,优化之后的公交服务能够更加贴近出行需求,提升线路之间的换乘衔接效率,从而提高公交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