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5篇
  免费   216篇
公路运输   1478篇
综合类   982篇
水路运输   529篇
铁路运输   466篇
综合运输   16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针对近年来多次出现的普速铁路道岔护轨位置脱轨问题,研究了脱轨过程与机理,分析了目前护轨间隔、翼轨间隔限值与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9个车站、124组道岔开展了系统的现场试验研究,探讨了护轨间隔、翼轨间隔限值的优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道岔护轨位置脱轨的主要原因为车轮冲击护轨开口段导致护轨螺栓松动、护轨低头、顶部磨耗,最终造成车轮爬上护轨脱轨;现场养护维修中,护轨、翼轨间隔分布较离散,合格率较低,为68.97%~73.83%;目前的翼轨间隔限值安全裕量较大,可适当放松,为现场维修提供方便;与同号码复式交分道岔相比,单开道岔护轨开口段轮轨冲击概率略小;随着道岔号码的增大,护轨开口段冲击概率呈减小趋势;目前的护轨间隔限值设置可将车轮冲击直向护轨以及侧向护轨跟端开口段的概率控制在12%以内,但并不能有效防止侧向护轨趾端开口段的轮轨冲击,概率仍高达53.85%~75.00%;实际养护维修过程中,建议将护轨间隔限值修改为1 365 mm,可满足大部分主型道岔的需求,有效减少和避免护轨趾端开口段的轮轨冲击。  相似文献   
102.
张晨  程磊  张航  余航 《人民交通》2021,(18):48-49
路面病害的作用机理往往呈现多方面综合因素,实践中常以弯沉作为路面承载力的评判标准,却忽略了其他指标的可能性,本文以广州市北二环高速改扩建项目为例,将弯沉与其他指标交叉对比后分析其病害产生原因,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为厘清太阳辐射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拱肋内部的不均匀时变温度场,剖析其对钢管混凝土脱空效应的影响机制,并为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脱空病害防治奠定理论基础,依托受日照辐射较强的贵州香火岩特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实际工程,建立考虑钢管与混凝土界面接触关系的精细化温度-应力耦合数值模型;基于ASHRAE晴空模型及温度场计算理论,开展了钢管混...  相似文献   
104.
为掌握大跨人行悬索桥纵横主梁涡振性能,以国内拟建的一座宽跨比为0.028 4的人行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对其涡振响应特性及发生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该主梁涡振响应、流场涡脱演化、风压分布以及涡激振动贡献系数在-3°、0°和3°风攻角下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风攻角由正转负,主梁竖弯涡振性能变差,其风速锁定区间向低风速区偏移,最大竖弯涡振幅值增大,最不利扭转涡振出现在0°风攻角下。由于主梁下表面多个工字钢纵梁的阻挡作用,导致主梁下部气流旋涡运动状态复杂,其对涡振响应影响显著。脉动风压系数随风攻角的变化规律复杂,主梁上、下表面脉动风压系数极值分别出现在-3°和3°风攻角下。不同风攻角下,主梁上、下表面的涡激振动正贡献系数极值均出现在尾流端且作用范围较大,此为结构竖弯涡振响应的主要贡献区域。  相似文献   
105.
介绍了电解水制氢装置核心部件电解槽的主极板发生腐蚀的现象,研究并分析了极板腐蚀发生的原因,笔者认为主极板腐蚀的机理属于电偶腐蚀 孔蚀,碱液中有害离子是导致腐蚀发生的必要条件。针对主极板腐蚀发生的情况,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6.
针对沂河堤岸坍塌险工工程特点,通过系统归纳沂河流域历史险工资料和实地调研,从流域的水文地质、河势变化、人类社会活动等方面分析了堤岸坍塌险工的形成原因,并分别从岸坡稳定和河流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堤岸坍塌的机理.结合堤岸土体组成进行了岸坡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水位的变化对堤岸稳定性有较大影响,随着水位升高,堤岸安全系数呈先减...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有效改善公路交通环境,阐述国内外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分析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微观机理,重点研究相变材料对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微观机理的影响,并针对此提出一些有效对策,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同时还可以为我国道路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系统阐述了轮轨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的分类、萌生机理、影响因素、引发后果及常用萌生预测模型等,总结了其复杂性的根源;梳理了中国轨道交通系统近年来发生的各种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的相关研究成果,分别总结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和地铁等系统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的基本特征、萌生机理及治理措施等;展示了在局部和连续型滚动接触疲劳研究中,现场跟踪测...  相似文献   
109.
在酸碱和冻融双重腐蚀条件下,进行了混凝土室内模拟试验。通过对混凝土的表面腐蚀现象、单轴抗压强度以及应力—应变关系的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强酸和强碱均对混凝土具有明显的腐蚀性;酸碱和冻融循环腐蚀在不同时期分别占据主导作用,双重腐蚀加速了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劣化。同时,对酸碱和冻融腐蚀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对混凝土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的设计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0.
牵引式滑坡是高速公路施工中常见的边坡破坏形式。文章以阳朔至平乐高速公路典型牵引式滑坡为例,对牵引式滑坡的特性进行研究,并结合该滑坡的勘测数据和地形数据,建立滑坡有限元模型进行破坏模式和治理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牵引式滑坡是由于底部坡脚失稳造成对上部土体支撑力不足,进而引起中上部结构失稳下滑,在实际工程中可采用加固坡脚、增加坡脚抗滑力的方式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