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篇
  免费   29篇
公路运输   640篇
综合类   137篇
水路运输   113篇
铁路运输   105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张程  贾宝柱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15):134-139
为改善带有储能系统的混合电力船舶推进系统能效,提出一种适用于混合电力推进船舶的控制策略,以锂电池组的荷电状态为状态参数,根据不同电力负荷下的负载变化趋势和柴油发电机组的最佳燃油消耗率曲线,实现多台组网工况下的最佳增减机控制及单台在网工况下的最佳负荷调整。仿真验证表明,通过控制在网发电机组台数及单台发电机组功率负荷,可以降低船舶混合电力推进系统的燃油消耗,改善柴油机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2.
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系统结构和参数匹配影响整车性能,通过对动力耦合系统的结构选择、参数匹配和控制策略的研究,以传统汽车的差速器作为动力耦合器并建立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参数匹配,通过使用ADVISOR软件中修改控制策略模块,并将修改后的Simulink模型嵌入ADVISOR软件中进行仿真,验证选择方案对于改善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3.
由于快速路交织区及其影响范围内存在大量不同流向车辆的换道行为,导致交织区成为快速路的交通瓶颈。为保障交织区交通高效安全运行,文中在综合分析交织区运行特性和安全特性的基础上,综述交织区匝道、主线等控制策略,建立快速路交织区及影响区域交通运行协同控制框架,考虑车辆行驶行为因素,分别对主线、匝道和交织区的拥堵情况、紊乱程度、排队溢出等交通状态进行识别和预测,建立涵盖匝道控制、可变限速、车道信号、定向车道、标线诱导、实体隔离等方案的协同控制策略,并进行预评估与反馈校正,实现交织区从信息采集、预测控制、策略执行的全链条反馈校正流程;最后提出交织区交通控制面临的挑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4.
针对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提出一种新的启发式控制策略,即负载跟随阈值改变策略(LTS).LTS控制策略基于阈值变化机制和负载跟随方法,可与电池荷电状态(SOC)保持成比例的微小偏差,能有效确保电池持续稳定运行.与目前应用阈值变化机制的规则控制策略不同,文中设计LTS控制策略的阈值通过SOC和发动机转速来调整动力输...  相似文献   
25.
26.
27.
28.
随着三峡库区通航条件的改善、船舶流量的持续增大,尤其是水上危险品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库区水上溢油风险形势日益严峻.本文根据三峡库区不同水位期特点,针对溢油事故高风险水域的溢油数值及围控模拟结果,提出了三峡库区不同水位期船舶溢油围控策略,并对溢油应急围油栏设备配备进行适应性分析.  相似文献   
29.
海上交通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而在众多海上交通事故中,船舶碰撞占据较大的比例。随着控制技术和自动化的提高,防碰策略算法和先进的传感器设备逐渐应用到船舶防碰中。本文主要利用船舶自动识别技术AIS和船舶电子海图技术ECDIS,设计和优化船舶避碰辅助决策系统,并对其避碰流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0.
大规模的新能源发电、高效率的储能系统和高渗透率的分布式发电发展迅速,新能源采用直流并网具有更高的效率,未来基于柔性互联的交直流电网必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新一代电网的重要构建形态。文章分析了交直流柔性互联装置各级的控制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并对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