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542篇
综合类   97篇
水路运输   129篇
铁路运输   94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81.
为模拟运营条件下高速铁路道岔转辙器的转换过程,根据高速铁路道岔转辙器的转换特点,在道岔生产车间内建立了客专线18号道岔转辙器转换原型试验平台,采用轴销式称重传感器测量转辙器扳动力,以直、曲尖轨支距实际值与理论值之差为尖轨不足位移;通过转辙器转换试验探索了尖轨预弯、尖轨可动段长度、尖轨固定端扣件支距、滑床板摩擦因数、辊轮高度等因素对尖轨不足位移的影响机制和特征。试验结果表明:现有设计尖轨预弯可使尖轨不足位移下降30%以上;缩短尖轨可动段长度可减小尖轨不足位移,但同时会减小转辙器最小轮缘槽宽,并增大第3牵引点扳动力,尖轨最小轮缘槽宽和最后一个牵引点扳动力是缩短尖轨可动段长度的控制因素;小范围调整固定端所有扣件支距后,尖轨不足位移变化较小,仅减小固定端第1组扣件支距时,尖轨靠近固定端1.2 m范围内不足位移略有降低,其余部分不足位移变化较小;在滑床板上安装辊轮或涂覆润滑剂等减小尖轨与滑床板摩擦因数的措施可有效降低尖轨扳动力和不足位移,实施减摩措施后,扳动力减幅约为30%,不足位移减幅超过20%;改变辊轮高度对尖轨不足位移的影响并不明显,但辊轮高度不宜过低,以防转换过程中辊轮失效导致扳动力和不足位移激增。研究结果可为高速铁路道岔转辙器结构优化和新一代400 km·h-1高速铁路道岔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2.
樊夏敏 《路基工程》2023,(2):120-123
依托某新建铁路邻近运营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对软土地区的桩板结构形式、变形计算、自动监测系统、现场低净空桩基设备进行研究;邻近运营高铁施工受接触网回流线及倾覆侵限等条件限制,必须采用低净空设备;对套管回转钻机、循环回旋钻机进行改造后可满足狭小空间的施工要求;套管回转下钻过程中,需在桩头灌注泥浆润滑;套管内取土工艺采用正循环钻机取土工效更高;为软土地区邻近运营无砟轨道高速铁路路基设计、施工提供相关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883.
随着通用航空产业的迅速发展,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通航机场建成。但在运输航空发展如此成规模的情形下,有限的民航空域使得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在运行上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本文聚焦给出一个通用方法,基于运动学方程、保护区概念、飞机性能、碰撞风险理论和航空器运行数据等,从简易净空图、碰撞风险分析和划设非侵入区三个角度逐步精细化地确定相邻民航通航机场协同运行的三维边界,用于判断相邻民航通航机场间相互影响程度,并给出对应的对策或建议。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航迹数据的非侵入区划设方法。以某一相邻民航通航机场为例,给出了三种方法的评估结果以及采用划设非侵入区的运行建议。  相似文献   
884.
依托杭绍台铁路项目,介绍超载预压沉降量化计算与设计方法在解决高铁路基工程沉降观测期不足问题中的系统应用,基于现场沉降观测数据和分析,全部沉降观测期不足的路基工点如期通过了两次工后沉降评估和顺利开展后续工序施工。工程实践表明:相比于传统二次地基加固技术,全新的超载预压补强计算与设计技术可经济高效地控制地基工后沉降,进而克服工程建设剩余预压或静置期不足的困境;地基沉降发生发展的固结理论计算与实际情况基本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有助于提前预判超载补强方案如期推进实施的可靠性。此外,还指出今后项目应用中在沉降时间量化计算、沉降观测与评估质量把控以及周边环境管控等方面需要重视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