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8篇
  免费   63篇
公路运输   756篇
综合类   428篇
水路运输   421篇
铁路运输   653篇
综合运输   7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水基-有机结合料复合稳定基层材料的强度形成机理与半刚性材料不同,当强度形成以后,其力学指标及收缩特性也与半刚性基层材料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水基-有机结合料复合稳定基层材料的收缩特性给予科学和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872.
杨志雄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105-107,M0012
在考虑边界非线性及材料非线性的基础上,采用时程法分析了不同墩高形式下水平力分散型、高阻尼、铅芯橡胶及摩擦摆4种支座对小箱梁结构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铅芯橡胶与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能够有效降低地震作用下结构的纵横向响应。所得结论可为同类高震区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3.
高填方涵洞广泛应用于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高填方涵洞上覆填土荷载较大,且其受力特性复杂,严重影响了涵洞的使用性能。本文针对桩承式加筋减载涵洞新技术,建立了桩承式加筋减载涵洞数值模型,分析了该技术的作用效果。最后,对该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通过土拱效应和张拉膜效应,可使大部分路堤荷载传递至桩顶,并沿桩身传递至下卧持力层。涵顶加筋减载效果显著提高,涵顶土压力减小。同时,涵洞侧墙弯矩和剪力减小,涵底沉降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874.
温拌技术可以降低橡胶沥青混合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有效解决橡胶沥青施工难、有害气体排放多等问题,同时发挥橡胶沥青混合料良好的路用性能。针对泡沫降温-橡胶沥青技术,通过室内发泡试验确定橡胶沥青最佳发泡温度和用水量;根据sup20级配设计确定沥青用量;通过泡沫降温-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相关试验,表明泡沫降温-橡胶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水稳定性能、高温稳定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均满足要求;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泡沫降温-橡胶沥青混合料在施工时可实现降温10℃,试验路压实度等指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75.
针对IGBT芯片结温难以直接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热传导模型的IGBT结温计算方法。基于经典的Cauer型RC网络结构,建立了变流器热传导模型;结合传递函数概念和热传导模型结构,完成了变流器热传导模型的参数识别;通过查阅IGBT产品手册以及实际工作工况,计算得到IGBT实时功率损耗;最终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变流器IGBT芯片的实时结温。此方法实现了IGBT芯片结温的快速计算,为IGBT可靠性和寿命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也为功率模块及变流器的设计研发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6.
为了降低船用起重机的摇晃度,进行减摇控制,提出基于稳态反馈补偿调节的船用起重机机械的减摇控制方法,构建船用起重机机械的减摇控制约束参量模型,以摇摆幅值、转动力矩、惯性力矩等为反馈调节参数,进行起重机机械的减摇稳态误差补偿控制,结合Lyapunov稳定性原理,引入后置积分项进行减摇控制器末端位姿修正,较低摇摆幅度,实现摇摆的实时误差补偿。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船用起重机机械的减摇控制,摇摆幅值得到有效控制,姿态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877.
针对现有基于车轴温度固定阈值的故障检测系统适应性差且误报率、漏报率高的问题, 综合考虑列车速度、环境温度与运行工况等因素对轴温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建立了高速列车轴温动态阈值预测模型; 考虑高速列车在不同运行工况下轴温变化的差异特征, 将列车运行状态分为加速、匀速和减速3个阶段, 并针对每个阶段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分析列车速度、环境温度、荷载等原始监测数据以及各阶段运行时间、初始轴温等衍生数据与轴温的相关程度; 提取与轴温变化密切相关的因素,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针对列车的3个运行阶段, 分别建立基于原始监测数据的轴温动态阈值预测模型和基于原始监测数据与衍生数据的改进轴温动态阈值预测模型, 并采用F检验方法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 基于中国高速列车实测轴温数据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列车在加速、匀速与减速3个阶段中, 轴温真实值与改进轴温动态阈值预测模型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0%、4.1%和3.3%;相对于基于原始监测数据的轴温动态阈值预测模型, 3个阶段中改进轴温动态阈值预测模型的预测精确度分别提高了79.8%、64.3%和65.6%;改进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大于0.99, 显著性概率小于0.05, 表明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878.
879.
李大鹏  李华 《铁道车辆》1995,33(8):50-52
TKZW-1T(W)型轴温报警器微机检测仪是检测客车用轴温报警器的专用仪器,是目前诸多轴温报警检测仪中较为先进一种。作者对检测仪的构造,原理和检测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80.
论述了在线检测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的系统方法和可行性,系统借助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探讨了在被检测设备正常工作状况下,科学地检测和管理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的有效办法,尤其无线数据收发技术的应用,使该系统真正在现场使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