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0篇
  免费   185篇
公路运输   1050篇
综合类   590篇
水路运输   196篇
铁路运输   711篇
综合运输   18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探索绿泥石片岩地层大跨度公路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及合理支护形式,以陕西省宝(鸡)汉(中)高速公路连城山隧道工程为依托,针对采用单层I22b、双层I22b和双层HK200b钢架的3种初期支护形式,通过对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进行现场量测,对比分析了不同初期支护形式的变形控制效果,提出了大跨度公路隧道软岩大变形控制方法和支护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大预留+双层HK200b钢架分次强支护+大管径长锁脚锚管+深仰拱”联合支护体系能有效控制隧道大变形灾害,避免初期支护变形侵限及频繁拆换拱;该支护体系中第1层初期支护钢架的刚度不宜太弱,以避免因其刚度不足导致的局部失稳和局部拆换问题;试验断面第2层初期支护的接触压力约占第1层初期支护围岩压力的61%,二次衬砌接触压力约占第1层初期支护围岩压力的40%;调整仰拱曲率对于优化结构受力和防治仰拱底鼓作用显著;基于对连城山隧道试验断面围岩压力和径向位移的统计分析,建立了不同支护阶段和不同刚度下的围岩-支护特征曲线,揭示了围岩与支护的相互动态作用机制和“多层分次强支护”大变形控制方法的支护作用机制;结合连城山隧道大变形处置实践,总结提出了“三台阶留核心土法+大预留、多层、分次支护+大管径长锁脚锚管+深仰拱”的大变形控制技术、“不侵限、不换拱、不破坏压密区”的大变形防控理念及“大断面、少分步、快挖快支”的施工原则。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92.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为主跨1 666m的全飘浮钢箱梁悬索桥,该桥东锚碇为重力式锚碇,采用8字形地下连续墙基础作为基坑开挖施工的支护结构。东锚碇基坑支护结构采用海中筑岛围堰的总体方案施工。东锚碇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前,在海中首先采用锁扣钢管桩及工字型钢板桩组合的围堰方案筑岛形成施工陆域,结合河床表层清淤、砂石垫层换填、插打塑料排水板等措施对筑岛陆域进行地基处理;待筑岛地基沉降稳定后,地下连续墙采用"旋挖引孔+铣槽"的复合成槽工艺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后,基坑采用岛式法分12区(平面)、14层(竖向)进行阶梯形开挖,同时采用同步降排水措施(设6个降水井、6个集水井)进行基坑开挖施工。  相似文献   
93.
曾臻  冯胜 《路基工程》2020,(3):217-221
为了准确分析郊纳镇#2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及支护方案,定性分析了其变形影响因素和失稳模式,采用极限平衡法及Geo-slope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该#2边坡的影响因素有:岩土类型,填料特性、填筑工艺、地形地貌、降雨及地下水、人类工程活动。失稳模式为蠕滑-拉裂。稳定性计算为天然状态下基本稳定,饱和状态下不稳定,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支护方案为在坡脚设置抗滑桩支挡,结合截、排水措施,坡面按一定坡率修整并分层压实、分级设置格构骨架护坡。  相似文献   
94.
以北京市通州区的某一深基坑为依托,运用启明星计算软件。对不同锚索预加力下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的基坑变形和结构内力进行分析,确定锚索预加力施加值的合理区间。分析表明:随着锚索预加力增大,基坑水平变形大幅度减小,幅度基本稳定,支护结构内力减小,减小幅度呈递减趋势;与锚索预加力增大至0.5Nk相比较,锚索预加力增大至0.8Nk时对基坑变形、支护结构内力影响作用有下降趋势,建议锚索预加力为0.5~0.8倍的轴力标准值。  相似文献   
95.
山东淄博市中润大道西延建设工程基层施工中,为确保基层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减少基层裂缝,缩短施工工期,采用2层连铺双层钢模支护体系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文中介绍了连铺双层钢模支护技术的工艺原理,阐述了其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96.
中隔壁结构作为隧道初期支护体系中重要的承载构件,在隧道爆破荷载作用下极易发生损伤开裂和破坏。首先依托双向八车道的港沟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进行爆破荷载作用下中隔壁的动力损伤破坏试验,提出中隔壁支护结构的破坏形态及类型;然后利用ANSYS/LS-DYNA建立隧道爆破与中隔壁支护结构数值模型,采用流固耦合的方法模拟岩体爆破及中隔壁支护结构的动力响应,并考虑单段装药量、爆距等不同因素,研究其对中隔壁破坏模式及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爆破荷载作用下中隔壁破坏形式分为背爆侧混凝土开裂剥落、中心区域混凝土震塌成洞、钢筋网及纵向连接钢筋震坏断裂、钢拱架发生扭曲变形4种类型;中隔壁支护结构在爆破应力波的作用下处于反复拉压状态,并在岩石破碎抛掷冲击的作用下发生破坏,且中隔壁支护结构中心、顶部和底部是结构最易发生损伤的部位;单段装药量和爆距的改变会对中隔壁支护结构的破坏范围和破坏程度产生影响,且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破坏形态,与现场试验结果一致;建议隧道爆破施工时爆距控制在40 cm以上,单段药量控制在7.2 kg以下,以减少对中隔壁支护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97.
结合上海市诸光路通道工程隧道主线与下层匝道并行形成高低坑的工程实例,对基坑支护不同的计算方案进行比选研究,采用了一种合理的高低坑计算方案,同时在满足了基坑各项稳定性的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对比选取了高低坑工况下基坑所需的围护桩长,对今后类似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8.
隧道施工地质工作及其任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隧道施工地质工作在隧道施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尽快将其作为不可缺少的工序列入隧道施工工序中,已成为专家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一致呼声。隧道施工地质任务包括:长短期超前地质预报,隧道围岩类别的进一步准确鉴别,施工中重大地质灾害的监测、判断和防治建议以及针对围岩的不同地质条件提出相匹配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建议等。隧道施工地质工作必将为高质量、快速度修建隧道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
管棚超前支护在平顶直墙隧道中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棚法作为浅埋暗挖隧道的一种辅助工法在防止隧道塌方、控制地层位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管棚设计需要确定两个基本参数--间距、截面尺寸.而管棚的设计理论还不够成熟.文章引入土拱原理可以计算管棚的最大间距;而对于截面尺寸.提出在弹性地基梁法的基础上,考虑隧道开挖影响并结合增量法进行计算较为合理.同时认为,两个基本参数的相互影响必须综合考虑,假定管棚直径进行间距设计,应根据管棚受力分析进行校核,通过多次循环假定、计算、校核以得到较为合理的管棚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00.
运用大型有限元通用软件ANSYS和钢拱架与混凝土间的粘结滑移退化模型,分析了海底隧道典型初期支护裂缝及钢拱架锈蚀对二次衬砌安全性的影响规律.相对于未开裂前,拱顶开裂造成二次衬砌边墙安全系数最大降幅达5.0%,拱腰开裂造成未开裂侧二次衬砌边墙安全系数最大降幅达15.6%;初期支护承受全部围岩荷载时,钢拱架锈蚀对二次衬砌拱顶安全系数的影响最大,80%锈蚀率时拱顶安全系数降幅为10.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