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5篇
  免费   268篇
公路运输   2760篇
综合类   1810篇
水路运输   1809篇
铁路运输   1916篇
综合运输   22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346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429篇
  2011年   481篇
  2010年   425篇
  2009年   454篇
  2008年   522篇
  2007年   446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在轨道车辆实车动态测试中,运行舒适性指标对车辆性能评估至关重要.ISO 2631舒适性指标是针对人体振动舒适性分析而建立的标准,但在测试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舒适性时,ISO 2631没有对数据采集和计算参数进行明确规定.分析了时域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研究了采样频率和计算窗口时长对舒适性指标计算结果的影响.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状态下座椅的舒适性指标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窗口时长取值为8~10s较为合适,采样频率取值为512 Hz,座椅载重舒适性测试结果更接近载客时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52.
提出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系统维修决策的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可靠性评估的新方法。针对轨道交通车辆系统故障机理复杂,影响因素冗多,提出基于RCM、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和数据挖掘算法相融合的方法来构建系统的维护决策模型。与传统方法的区别在于,该方法能够更精准地定义维护模型,并获得系统的最优维护间隔,计算效率高,适用于复杂状态系统的可靠性计算。该方法可有效降低传统RCM的维护不足现象,降低运维成本,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3.
154.
155.
全自动运行系统地铁车辆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自动运行(FAO)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的最高等级,其关键技术包括适用于全自动运行的土建和设备系统,其中全自动运行设备系统包括车辆、信号、通信、综合监控、站台门等关键技术。从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铁路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IEC62290)对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功能需求出发,描述全自动运行系统功能需求及运营场景下的运营流程,针对完成此功能需求及运营流程的条件下,对适用于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地铁车辆关键技术进行逐一论述。从监控轨道出发,列车需具备障碍物和脱轨检测功能,并具备将此信息上传至调度中心的功能;从监控乘客出发,列车需具备车门、站台门故障对位隔离功能,具备远程车辆广播、车门状态上报等功能;从监控列车出发,列车需增加自动唤醒、自动休眠装置。此外,列车关键子系统设备应采用多重冗余,以提升列车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56.
为了保证整个地铁的正常载客运营,地铁信号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及安全性须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因此应当加强对制定维修策略准确性与合理性的研究。通过对信号系统设备维修活动的研究,以其平均可靠性与维修费用共同作为二维优化目标,将系统可用性及安全性设定为算法的约束条件,建立相应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应用标准粒子群算法及引入退火机制的粒子群算法进行寻优计算与结果分析,最终获取全局最优解集以协助决策人员制定最有利的维修计划。  相似文献   
157.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时的安全性、舒适度以及轮轨动力特性与缓和曲线的线型、长度具有较高的相关度。采用动力学分析软件SIMPACK建立高速铁路车线系统模型,在考虑高速铁路存在轨面不平顺的情况下,引入低干扰谱,研究缓和曲线线型及长度对高速列车运行时各主要评价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300 km/h以上的高速列车,当曲线半径达到7 000 m及以上,缓和曲线达到一定长度时,采用三次抛物线型缓和曲线与半波正弦型相比差别不大,均能满足行车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158.
为了对城市轨道交通折返能力影响因素中的定性问题进行综合定量评价与分析,确定折返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运用层析分析法原理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折返能力影响因素AHP模型,为前期折返站的设计以及后期折返能力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从道岔类型、站停时间以及折返站型对折返站进行前期设计和后期优化,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折返能力。  相似文献   
159.
以5 MW同相补偿变流器为例,结合重载铁路牵引负荷实测数据,利用Bayerer模型和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评估不同运行方式下同相补偿变流器的可靠性,并计算了组合式同相供电系统的功率损耗。结果表明,在牵引负荷波动较小的情况下,增加同相补偿装置的出力可以有效降低同相补偿变流器的故障率,从而提高变流器的可靠性,但是系统的功耗会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60.
为了综合分析国产内燃机车直流牵引电动机的常见故障及其对电机可靠性的影响,建立了牵引电动机故障及原因Petri网模型。通过该模型完成了牵引电动机故障及原因的定量分析与排序,找出了影响牵引电动机可靠性的2个主要因素:一是来自轨道及传动齿轮啮合引起的机械振动;二是电机随使用年限的增长导致固有可靠性下降。这一结论对牵引电机生产厂家和运用部门提高牵引电动机的可靠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