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37篇
公路运输   135篇
综合类   77篇
水路运输   309篇
铁路运输   83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51.
内地港口地基土在地下径流和降雨入渗作用下,多为非饱和土,其土-水特性影响港口地基稳定性。以安徽淮北港非饱和黏性地基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初始含水率、初始干密度、竖向应力以及干湿循环次数下的土-水特征曲线(SWCC)试验。研究发现:初始干密度和竖向应力对非饱和黏性地基土SWCC的影响相似,对进气值、初气值、脱湿速率、吸湿速率和残余饱和度影响较大;初始含水率对土体脱湿、吸湿速率影响较小,随着初始含水率的提升,进气值、吸气值、残余饱和度递增;随着干湿循环作用的增强,进气值和出气值的衰减逐渐削弱。结合地基土土-水特性,修正几种常用的SWCC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的SWCC,通过评分的方式得到适用于淮北港非饱和黏性地基土的推荐模型。研究成果可为不同工况下非饱和黏性地基土的土-水特性及港口地基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天津港回淤现状与回淤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天津港 1 994~ 1 998年实际维护疏浚工程参数的测定与分析 ,对全港的回淤状况有了充分认识 ,在此基础上 ,综合分析研究港域水文泥沙条件与回淤泥沙特性及影响回淤的主要因素 ,得出天津港现状下港池、航道泥沙、回淤强度分布计算式 ,并与实测资料进行了比较 ,两者结果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53.
<正>0引言当被拖物的拖航阻力较大,单艘拖船的拖力难以满足拖航要求时,可选择多艘拖船共同作业,以满足拖力的匹配需求。海上拖航受风、浪等因素影响无法傍拖或顶推,用2艘拖船并列吊拖也是1种可行的选择。近期,东海救助局用2艘大功率拖船以并列吊拖方式,成功将3个自升式钻井平台从长江口南水道外高桥水域拖至杭州湾临港海工基地。1拖船配置方案1.1相关规范《海上拖航指南2011》[1]和《海上拖航法定检验技  相似文献   
54.
钦州港西航道拦门沙开挖回淤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与公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钦州港西航道拦门沙开挖后的回淤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拦门沙较为稳定,外域无沙源,影响挖槽回淤的主要因素是滩地风浪掀沙。由于滩地为中、细沙组成,大风浪出现机遇较少,因而年均回淤量不大,航道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55.
故障现象:一辆东风EQ3208型汽车,发动机为6BTAA型。更换活塞环后行驶约2万千米,发动机曲轴箱回气管开始出现串气,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串气现象更加明显,曲轴箱回气管开始出现滴机油现象,并且机油油耗增加,动力下降。  相似文献   
56.
57.
机器人用高精度RV减速机几何回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并建立了机器人用高精度RV减速机几何回差计算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与生产实践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58.
预应力在连续梁桥工程中已普遍使用,本文就预应力张拉中作为质量双控指标的钢绞线张拉伸长值的计算及实际施工中的具体量测,根据施工实践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59.
60.
舰炮瞄准机的精度是影响舰炮射击精度的重要原因。所以在设计阶段就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传统预计方法中,未考虑传动角基本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差别。本文提出的方法克服了这一弊病。并对设计中如何得到高精度的瞄准机。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