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50篇
综合类   41篇
水路运输   24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钢筋砼圆管涵破裂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圆管涵破裂原因如施工荷载及填筑方法的分析,提出了新的填筑方法及控制施工荷载的方法,就涵管的生产环节质量的控制,提出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52.
本文通过对钢筋混凝土圆管开裂调查和对其产生原因的分析,研究出改善管涵断面形状、不计算侧面填土对管壁的作用力、适当厚管壁混凝土的厚度和在工地现场浇筑的施工方法及设计与施工方面的改进措施,使公路管涵在质量提高的同时不加大成本。  相似文献   
53.
试验与理论结合,研究了圆管式空心连续板的塑性内力重分布性能与弯矩调幅限值问题。首先,进行了4块大比例尺的2跨连续板加载试验,实测了圆管式空心连续板在进入塑性状态后的塑性铰区长度与塑性铰转动能力等问题。然后,在试验研究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圆管式空心连续板在固定荷载下满足承载能力要求的弯矩调幅限值问题。试验研究表明,在16.5%~30.7%的调幅幅度下圆管式空心连续板均能达到完全的内力重分布,而理论计算表明圆管式空心板的极限弯矩调幅值将达35.65%。通过试验与理论的综合研究,表明了这种类型的连续板具有良好的塑性内力重分布性能与较高的弯矩调幅限值。  相似文献   
54.
受冲薄壁圆管动态渐进屈曲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在经典刚塑性理论的基础上,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大变形效应和应变率敏感性,对薄壁圆管的动态渐进屈曲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表明,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可以对薄壁圆管动态渐进屈曲这一复杂的力学过程进行真实有效的模拟再现。  相似文献   
55.
冯忠居  代玉婷  李军  潘放  成圆梦  隆云国 《公路》2021,66(10):44-51
为探明管桩处理对软基中高填方圆管涵受力特性和填土沉降变形的影响,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分析了管桩桩距为1.5、2.0、2.5m和无管桩时的土压力、涵顶垂直土压力集中系数Ks、沉降变形以及涵洞结构应力的变化特征,并提出相关工程技术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土压力、Ks值与管桩桩距呈负相关,土层内外沉降差绝对值与管桩桩距呈正相关,管桩桩距大于2.0m后,管桩处理对涵洞受力和填土沉降变形的影响越来越小;当管桩桩距为1.5m~2.5m时,对应的等沉面高度变化范围为5.7m~6.1m,并且随着桩距的增大,等沉面高度逐渐降低,当管桩桩距为2.0m以上时等沉面高度变化不大,最终保持在5.7m左右;涵管顶上缘受压应力作用,涵管顶下缘受拉应力作用,当管桩桩距不到2.0m时涵管顶混凝土抗拉强度将无法保证安全;在地基承载力得到保证的情况下,管桩桩距以2.0m~2.5m为宜,对于实际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6.
57.
提高VLCC侧向抗撞能力的一种新式双壳结构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从防止油舱泄漏、保护海洋环境的角度来看,改进超大型油轮(VLCC)双壳舷侧结构的耐接性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研究标准VLCC双壳舷侧结构碰撞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耐撞结构NOHASⅡ的设计思想,并结合轴压下薄壁圆管的动态渐进屈曲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壳设计概念--CCT。将CCT设计概念应用于299 500DWT标准VLCC。通过仿真计算和比较研究。CCT被证明是一种更加先进的设计概念,与现有的舷侧双壳结构设计相比,不仅具有最大的耐撞力,而且具有最好的耐撞性能。对VLCC而言,CCT型舷侧双壳结构是一种实用可行的防撞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58.
含尘气体摩擦起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适当的物理模型后,通过分析含尘气体摩擦起电问题,导出了二相流因摩擦而产生的起电电流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59.
应用CFX软件计算等径直圆管中的层流和湍流流动,将计算得到的充分发展的管道流动的截面速度分布与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吻合程度令人满意.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数值模拟,寻找出有效的计算网格,特别是考虑壁面附近网格疏密的影响,为下一步使用CFX软件进行管道流动数值计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0.
为了开发高浓度低能耗的螺旋流浆体管道输送技术,借助流体力学理论,分析了圆管螺旋流的运动特性,将圆管螺旋流分解为轴向流动、周向流动和径向流动,建立了圆管浆体螺旋流的动力学方程;进而基于圆管螺旋流特点,推导出紊流状态下圆管螺旋流轴向速度和周向速度的分布表达式.同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Fluent软件,结合Solidworks和Gambit等软件进行圆管浆体螺旋流运动特性的建模和仿真,仿真计算结果揭示了圆管螺旋流轴向速度和周向速度的分布规律,并验证了螺旋流理论速度分布式与实际运动规律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