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72篇 |
免费 | 20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916篇 |
综合类 | 319篇 |
水路运输 | 192篇 |
铁路运输 | 645篇 |
综合运输 | 20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77篇 |
2022年 | 114篇 |
2021年 | 105篇 |
2020年 | 98篇 |
2019年 | 72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70篇 |
2014年 | 111篇 |
2013年 | 100篇 |
2012年 | 122篇 |
2011年 | 134篇 |
2010年 | 120篇 |
2009年 | 108篇 |
2008年 | 124篇 |
2007年 | 105篇 |
2006年 | 74篇 |
2005年 | 96篇 |
2004年 | 68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前,伴随着中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升,我国的私人汽车也越来越多。随着我国城镇私人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城镇居民的“停车难”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也是当前我国城镇居民面临的迫切需求。当前,国内的立体停车设施普遍面临着停车周期长,运营效率低,维护成本高等问题,使其很难在中小城市得到普及。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立体停车场的自动测量和控制是一项集成了机电、光学和计算等多个领域的交叉技术,它的研究和实施都有很大的困难。在这些问题中,最重要的是对立体停车场进行有效的调控和优化。另外,由于我国中小城镇居民对立体停车设施的认可度较差,使得整个市场出现了“有价无市”的局面。为了改善和解决在现阶段,在三维车库的测控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就是要对三维车库的测控方法和优化策略进行讨论和分析,重点是对排队模型的构建和路线优化算法的实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92.
为解决大截面矩形隧道掘进机因采用斜向出洞的施工工艺而易发生轴线左右偏差的问题,以上海陆家嘴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为背景,对掘进机斜向出洞所需采用的新型后推进系统进行控制功能与操作形式等方面的研究,创新设计了系统总体构架、控制系统、操作系统、液压系统和监控系统。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新型后推进系统可解决掘进机斜向出洞产生左右偏差的问题;2)证明了系统的控制有效可靠,便于安装与作业;3)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对类似工程具有推广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莫桑比克马普托(M aputo )大桥主桥为单跨680 m悬索桥,为确定马普托大桥锚碇基础方案,依据大桥桥位处的地质和水文情况,以及重力式锚碇的结构受力特点,针对锚碇基础基底持力层选择、施工工艺的适用性、技术可行性、经济性、合理性,分别对沉井基础和地下连续墙基础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地下连续墙基础,施工期间可以避免由于地质情况变化带来的风险,如翻砂、突涌等;可以严格控制锚碇基础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土体造成的沉降,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铁路正常运营的影响。在确定地下连续墙基础形式后,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突涌问题,对深地下连续墙和浅地下连续墙+灌浆帷幕+深井抽排水降低水头方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深地下连续墙基础,投入设备相对单一,施工工艺、工序简单,施工工效相对较高,施工工期较短,工期可控,应为马普托大桥合理的锚碇基础方案。 相似文献
996.
详细调研了地下道路复合式路面的病害,并统一了地下道路复合式路面病害类型标准,对地下道路复合式路面损坏形成机理进行详细分析,针对地下道路复合式路面常见损坏类型提出了不同的防治措施,为提高地下道路复合式路面养护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998.
随着交通工具种类多样化,站前广场交通组织越发复杂,通过对汉孝城际铁路孝感东站站前广场及地下空间设计的介绍,从交通组织和地下空间设计方面提出了以人为本、便捷高效的开发方案,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99.
虹桥国际机场于2009年3~4月间实现了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地下穿越工程,成为国内首例不停航条件下采用盾构法下穿繁忙机场跑道的工程。考虑到工后沉降的进一步发展,对穿越工程沿线深层土体变形及道面沉降进行了长期跟踪监测。从监测项目、监测断面选择及测点布设方案三个方面对工后沉降监测方案进行了介绍,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穿越工程施工质量较高,工后沉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充分利用盾构机性能、节约资源,提高区间盾构施工始发到贯穿掘进效率,降低盾构刀盘的切割损耗,同时提高施工安全性,在盾构始发井和接收井的区间隧道洞门一定范围的围护结构骨架采用玻璃纤维筋代替钢筋。以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广西大学站工程为背景,介绍玻璃纤维筋的材料特性、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和工程实际应用。玻璃纤维筋的成功应用,解决了断面范围内使用钢筋笼加工及吊装难题,为盾构穿越提供了条件;工程实践证明:采用玻璃纤维筋代替钢筋的维护结构,既可以节省成本,同时也缩短了盾构井的穿越时间,减少了对地面环境的干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