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41篇
综合类   43篇
水路运输   36篇
铁路运输   19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为分析碰撞中潜艇结构的损伤特性,选取2500t级双壳体潜艇作为研究对象,对潜艇结构进行等比例实体建模,并采取潜艇船艏与舷侧部位的撞击形式.利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Ls-Dyna,从能量、碰撞力和冲击环境3个角度研究碰撞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潜艇外壳及中间结构是吸能的主要结构,刚度较弱的潜艇艏部会产生大的塑性变形区,而刚度较强的舷侧结构的响应则以动能为主,且伴随着小范围的塑性变形区;撞击力在艏部临界速度附近,产生单峰值及双峰值现象,并确定临界速度值约为15~16kn;船长方向的冲击环境成对数函数分布,按中级损伤程度,对艇员的影响区域为距离船艏撞击区约0.11倍艇长范围.  相似文献   
82.
钢轨波浪形磨损(简称钢轨波磨)是车辆与轨道结构激烈振动并产生噪声的主要因素之一,不仅影响旅客乘坐舒适度和装运货物的完好,而且缩短结构部件的使用寿命。结合试验,采用车辆一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轮轨三维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材料摩擦磨损理论和塑性理论,研究钢轨波浪形磨损的形成和发展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83.
江联营 《驾驶园》2008,(6):52-53
汽车钢板弹簧的主要作用是缓冲与吸收车辆行驶中受到的冲击和振动,保证各种力的传递。很多司机朋友往往不注意对钢板弹簧的检查维护,如果平时不能正确使用和保养,就会出现故障从而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  相似文献   
84.
大塑性变形技术制备纳米/超细晶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塑性成形领域中的强塑性变形金属表面纳米化。探索性的研究了急剧塑性变形制备纳米/超细晶材料的方法,ECAE和ARB法。说明急剧塑性变形具有强烈的细化晶粒的能力,甚至可以将晶体加工成非晶体;并且可以在低温下使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得到明显细化。  相似文献   
85.
吸能列车与障碍物撞击过程的研究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第二类Lagrange方程,导出轨道列车撞击动力学微分方程;对吸能列车与障碍物发生撞击事故的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在撞击过程中各车辆产生塑性变形的程度、列车及各车辆的吸能情况以及参与产生塑性大变形的车辆数;确定出车辆间的撞击力、撞击作用时间、以及各车的速度、加速度等一系列参数.研究结果为设计耐冲击吸能车辆及如何减少列车碰撞事故造成的损失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舰船在海战中经常遭受鱼雷、火炮、炸弹和导弹等武器的攻击,由于接触爆炸和非接触爆炸对舰船是致命的,所以如何正确预报爆炸载荷作用下舰船结构的变形与破损,是各国海军都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生命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研究船体舱段遭受反舰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2类武器攻击非接触爆炸后产生的塑性变形的大小和范围.采用准静态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将爆炸载荷化为静载,同时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对船体舱段在遭受导弹和激光炸弹攻击时进行有限非线性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87.
“自增强”技术在冷挤压凹模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自增强”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自增强”处理前后凹模筒壁应力的分布情况,从而得出了“自增强”处理能提高凹模的弹性承载能力和弹性操作范围;能提高凹模内壁疲劳强度等一系列结论。  相似文献   
88.
弹性设计准则下,极区船舶通常需要过度的结构加强以确保航行安全。若采用极限载荷设计准则,考虑结构的塑性承载能力,利用一部分屈服点之后的强度储备,则能大大减轻结构重量。本文以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研发的某20000吨级PC5级极地多用途运输船为目标船型,基于IACS URI规范关于冰载荷及相应计算工况的要求,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基于计算结果,工程计算推荐100mm×100mm的网格尺寸,材料定义推荐使用理想弹塑性材料。通过对比不同极限载荷准则,认为两倍弹性斜率准则相对更适用于船舶构件。研究成果可为极区船舶结构的设计与强度验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为了研究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6,9,12层钢框架算例模型,利用时程分析法对3种算例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弹塑性时程分析.分别调整3种算例模型各层的侧移刚度,使算例模型在地震动作用下各层的累积塑性变形倍率相等,将此时结构各层的侧移刚度与底层侧移刚度的比值定义为最佳侧移刚度比,楼层号和总层数之比定义为层数比.根据3种算例模型...  相似文献   
90.
现代汽车车身覆盖金属件绝大部分为厚度在1.0mm以下的钢板,它们的损伤类型以凹陷损伤为主。本文将介绍车身覆盖金属件在不同情况下损伤后的修复方法,以及在修复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