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4篇
  免费   510篇
公路运输   4078篇
综合类   2277篇
水路运输   2599篇
铁路运输   1936篇
综合运输   634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513篇
  2022年   435篇
  2021年   548篇
  2020年   486篇
  2019年   386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354篇
  2014年   557篇
  2013年   544篇
  2012年   594篇
  2011年   752篇
  2010年   676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726篇
  2007年   629篇
  2006年   503篇
  2005年   449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324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本文以潜艇C^3I系统需求为背景,介绍了有序分层融合模式及其相应算法。仿真和加载试验表明,该模式成功地解决了多传感器多目标信息的融合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62.
63.
采用分布交互仿真原理设计的信息融合性能测试系统 ,能够提供实时合理的多传感器态势观测数据。通过对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处理环境的分析 ,给出了仿真测试系统的总体结构 ,对各模块的功能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64.
针对传统柴油机状态监测的不足,采用模糊数据融合的方法,对多传感器测得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实现柴油机故障的预警及柴油机状态的监测。  相似文献   
65.
网络攻击手段的多样化,不仅给网络安全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对网络创新安全理论,整合各种安全解决方案,构建综合的动态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点讨论了不同安全产品的融合和安全产品与网络设备的融合。  相似文献   
66.
探讨了基于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融合技术在海事智能交通系统(MITS)中的应用问题,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和见解。基于目前研究遇到的困境,提出将MITS抽象成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从而可在WSN环境下引入数据融合技术来研究海事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各种信息处理问题,如船舶的定位与导航以及避碰等;紧接着,总结了现有定位、导航、避碰和船舶安全管理技术研究的现状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基于GPS的MITS存在的种种弊端,结合各国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建设现状,提出利用MITS内其它元素的信息和多源信息融合技术来实现船舶的相对定位和导航这一新思路;最后,从网络数据融合技术角度出发,具体指出了MITS网络融合系统构建时所必须考虑的一些基本问题,并给出该融合系统的一般性框架。  相似文献   
67.
近年来。商用车产品的更新换代步伐不断加快,为方便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购车,现刊出“一汽解放商用车系列车型数据表”,以后还将陆续推出我国各大企业主要商用车车型及配置情况,并不断更新,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8.
F_7断层挤压性围岩大变形控制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乌鞘岭隧道F7断层属于高地应力软岩断层带,在施工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形,通过对软岩断层带的岩性分析研究,详细介绍控制软岩断层带大变形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69.
庞国 《广西铁道》2005,(2):42-43
利用夜间大机维修“天窗”,对普通无缝线路缓冲区进行焊接,难点在于能见度差,及如何安排好大机作业越过焊轨施工地点的进出时间,但只要做好照明、缓冲区部份钢轨先焊成长轨条等施工准备工作,就能充分利用夜间大机“天窗”进行施工,从而减少施工对运输的干扰,高效安全地完成对线路技术改造的任务。  相似文献   
70.
软交换作为话音网向数据网融合的下一代网络(NGN)的主要技术,正日益受到业界的广泛重视。在软交换涉及的众多技术中本文主要对软交换的原理、体系结构以及所采用的通信协议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在上述介绍的基础上,本文详述了软交换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并对软交换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