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30篇
公路运输   150篇
综合类   70篇
水路运输   47篇
铁路运输   97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61.
262.
对于基坑实测数据的传统二维图表分析方法不能反映基坑变形的复杂空间效应,亦较难适应日益复杂的深基坑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分析的要求。以杭州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例,提出了一种简明实用的深基坑开挖变形实测数据三维图表分析方法。该图表分析方法简明实用,能够将某时刻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立柱隆起和周边地表沉降这3项内容一同呈现。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掌握整个基坑的当前变形情况;另一方面能够反映这三者变形之间的相互关系,便于进行基坑变形的原因分析并对未来发展作出一定的预测,从而指导下一阶段的施工。该方法为未来深大基坑开挖变形性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整体分析方式。  相似文献   
263.
为了研究软土区深基坑施工对邻近既有盾构隧道变形影响及保护措施,以杭绍甬高速公路明挖隧道与杭州地铁1号线盾构隧道交叉节点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依次分析了采取不同工程措施后,盾构隧道主体结构的变形情况,并将计算最终位移变形量与实际监测位移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上方基坑开挖对下方盾构隧道的影响显著,在无任何辅助加固措施情况下,盾构隧道最大竖向变形量远超允许变形量;采用地基加固、抽条开挖、“门式框架”、及时反压等工程措施后,对盾构隧道竖向位移的控制作用显著;现场位移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位移结果相吻合,表明本文提出的工程措施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64.
结构动力修改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结构动力修改的三个问题进行了综述,对逆问题研究中基于实测模态的修改法和基于有限元模型的修改法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65.
目前在软基上修筑路堤时,多是采用分级和加载的办法。如何利用软基多级加载条件下的实测沉降资料,建立沉降与时间的函数方程,并推算地基是最终沉降量,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6.
随着道路几何线形仪的使用,大量的横坡数据采用平均值评价的方法已显得不尽合理,文章通过对实测横坡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法,验证了路面横坡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特征,从而提出计算代表值进行评价的方法,使路面横坡的数据整理与评价更为科学与合理。  相似文献   
267.
1车辙几何特征描述 我国沥青路面车辙以沥青混合料的高温蠕动变形引起的失稳型车辙为主,每个轮迹带处只有一个辙槽,断面呈U形.从实测数据得到的路面三维断面图清楚的看到单侧轮迹带处的车辙辙槽近似呈U形.  相似文献   
268.
彭刚 《辽宁交通科技》2002,25(4):39-39,44
通过比较采用比拟正交异性板法计算的荷载向分布与实测值的差异,对横向分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69.
曲线磨耗状态下轮轨弹塑性接触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现场实测的承载铁路小半径曲线段正常磨耗范围内典型轮轨型面.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轮轨三维接触有限元模型.模型考虑了车轮与钢轨的实际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轮轨材料本构模型采用双线性随动强化弹塑性材料模型,计算分析曲线段不同磨耗程度车轮与钢轨的接触状态.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载倚条件下,随着75 kg·m-1钢轨侧磨量的增加,轮轨接触斑面积呈增大趋势,钢轨最大Mises等效应力逐渐降低,轮轨踏面廓形逐渐相互匹配,接触状态得到改善;在钢轨侧磨量从0 mm增加剑5 mm过程中,轮轨接触状态变化较大,钢轨处于剧烈磨耗阶段,容易出现疲劳裂纹、剥离掉块等接触疲劳伤损,钢轨侧磨量超过5mm后,轮轨接触状态变化趋于平缓,钢轨处于稳定磨耗阶段.  相似文献   
270.
通过对基体混合料设计空隙率25%的复合材料进行室内试验得到相应的抗压回弹模量,并与实体路面工程实测弯沉反算得到的抗压回弹模量进行比较,提出了确定复合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的改进方法,由此计算出基体混合料空隙率分别为20%和30%对应的复合材料回弹模量,并确定了相应的取值范围,最后通过回归得到复合材料回弹模量与基体混合料空隙率之间的关系式,由此可确定任意空隙率的复合材料回弹模量,为半柔性复合路面设计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