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7篇 |
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4篇 |
综合类 | 47篇 |
水路运输 | 30篇 |
铁路运输 | 35篇 |
综合运输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9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编组站、区段站普遍存在列车密集到达现象,给货运检查员完成货运检查任务带来困难,给铁路运输安全带来影响。结合南昌铁路局实际情况,对编组站、区段站货运检查员的责任和要求进行探讨,提出应对货物列车密集到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2.
针对现阶段手机信令数据难以适用城市复杂出行环境,无法有效区分密集路网下机动化出行方式,本文提出一种考虑路径精准拟合与多维时空特征的双层识别模型。在出行路径识别层面,Savitzky-Golay(S-G)滤波能有效平滑信令数据相对实际出行路径的波动,线性插值算法能弥补信令数据时空缺失。在出行方式识别层面,探究了识别路径相似度、出行时间相似度、加速度、小波速度等关键因素,利用K-临近算法识别公交、小汽车。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方法能有效细分城市密集路网环境下的公交与小汽车出行,识别准确度分别达到88.29%和82.28%。在不同出行距离、出行时段、拥挤状态、道路等级、道路类型及识别路径相似度等角度,识别效果均优于随机森林等算法。研究支撑了基于信令数据的出行特征精准挖掘,为道路规划建设,公交线网规划等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3.
采用FLAC^3D程序建立数值模型,针对高层建筑物群桩基础不同工况,对邻近已有隧道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群桩与隧道的净距离对隧道沉降有较大影响,工程中布置群桩基础应尽可能远离隧道;随着桩间距的增加,桩基对于邻近隧道的影响逐渐减小,且垂直于隧道轴线方向的桩间距的变化对于邻近隧道沉降的影响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在实际工程的群桩桩位布置过程中,应尽可能考虑增加群桩重心与隧道之间的净距,以减小桩基沉降对隧道的影响;另外,增加桩长对降低隧道受到的影响较为明显,但减小沉降的效益随着桩长增加而降低,需要选择合理的桩长来控制建筑成本以及对邻近隧道的影响.研究结论为制定保护地铁隧道的相应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为控制盾构线路穿越建筑造成的环境风险,以天津地铁3号线水上北路-吴家窑区间盾构穿越特级风险建筑群的工程实践为例,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盾构施工的风险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在施工穿越的关键阶段控制了土压和注浆2个关键技术环节,从而很好地控制了建筑的不利沉降,值得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5.
56.
阐述铁通建设DWDM系统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通过对安徽铁通建设的省干DWDM波分系统的实践,提出在组网和网络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7.
58.
青岛海底隧道团岛二路匝道与左线隧道交叉口段为变截面特大断面,隧道埋深8~21 m,隧址处工程地质复杂,地表建筑物密集,确保建筑物和施工安全至关重要。对该段隧道开挖方案的选择和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北京--武汉、郑州--徐州全路最长的干线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网络构成、网管、定时及公务通信,重点说明波分复用层及SDH电路层各节点网元组成和功能。 相似文献
60.
依托广州地铁18号线盾构施工,针对其地层分布复杂、软硬差异大及穿越密集民房建筑群等特点,通过注浆加固、现场动态监测、优化掘进参数等一系列主动措施,解决实际工程中掘进参数合理取值与地表建筑沉降变形控制两大难题。研究结果表明:(1)在该类软硬地层中掘进时,刀盘在通过不同岩层断面分界线时扭矩、推力等参数波动较大,总推力与扭矩有良好的相关性,各掘进参数宜控制为:推力30000~35000 kN、扭矩4500~6000 kN·m、推进速度35~45 mm/min;(2)提出的多段式封孔洞内超前注浆工艺可使刀盘前18 m范围内的地表上抬3~5 mm,最大上抬值能达9.02 mm,同时能缓解土体在盾构下穿时及后续固结稳定的沉降趋势;(3)因刀具磨损、掘进参数波动大、螺旋机卡死等引起的临时停机会造成地表建筑日沉降速率超过3 mm/d,在预设停机点位置前采取洞内超前注浆和克泥效工法能有效缓解沉降趋势,在带压开舱期间日沉降速率控制在2 mm/d以下;(4)左右隧道轴线附近的地表建筑沉降基本可分为“微小隆起—沉降较大—逐渐稳定”三个阶段,测点最大沉降值最终稳定在-21.38 mm、-22.49 mm,均小于控制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