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35篇
公路运输   299篇
综合类   243篇
水路运输   92篇
铁路运输   54篇
综合运输   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从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原理出发,分析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特点及适用条件,讨论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施工工艺流程以及施工质量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83.
针对冷再生机组单幅再生与碾压设备作业宽度不匹配导致的延迟碾压现象,文章结合室内冷再生混合料延时成型模拟试验以及冷再生实体工程中延迟碾压工况观测研究,提出基于单幅再生长度和再生行进速度的冷再生现场延时成型计算式,并计算得出不同再生速度条件下,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单幅再生区间合理长度。  相似文献   
84.
就地冷再生技术在辽宁特别是营口地区已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被交通领导部门推广,从辽宁省就地冷再生的首例试验路为基础,介绍了就地冷再生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85.
高等级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目前在国内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我国在八十年代曾进行过低等级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本文通过对高等级公路沥青旧混合料的试验分析,检测了添加的再生剂和再生沥青的性能指标,测定了不同新汤青添加量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性能指标,并和目前采用的乳化沥青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再生剂、新集料和新沥青的热再生修补方法性能稳定,对实际修补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采用现场孔隙水压力静力触探(CPTU)对长江河漫滩相典型非均质性天然沉积软土层进行原位试验。通过对平面应变条件路堤荷载作用下有无浅层固化层的软土地基固结排水与沉降进行仿真模拟。对路面车辆重载作用下有无浅层固化层的路基及基底变形进行三维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地基浅层固化层的设置改变了地基应力场的分布,通过应力扩散作用减小了地基土体的附加应力进而减小了地基土体的沉降量,基底固化层通过增强路基基底的刚度来增强路基的整体刚度。减小了路基的变形,提高了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87.
长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就地热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营高速公路是省会长春市连接吉林省南部地区的交通主干道,于1997年9月建成通车,路面设计为双向4车道,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4cm,下面层6cm,基层为二灰碎石结构。  相似文献   
88.
提出1种新型预制装配式聚氨酯固化道床结构,依据所提出的设计及施工方案,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建立世界首条预制装配式聚氨酯固化道床试验段,并对预制装配式聚氨酯固化道床、现浇式聚氨酯固化道床结构、普通无砟道床3种轨道结构的静动力特性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大型养路机械稳定作业的条件下,预制装配式聚氨酯固化道床的纵、横向阻力分别为16.2和13.5kN,具有足够的静态稳定性;在总体轨下结构动位移中,扣件与道床所占的比例约为1∶1,轨下结构刚度匹配合理;预制聚氨酯固化道床结构具有突出的减振效果,分频最大减振效果为29.6dB,对应中心频率为50Hz。  相似文献   
89.
以港航工程整治过程中产生的黏性土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水泥、石膏和矿粉等无机结合料为固化剂,通过半干法压制成型制备黏土基固化材料。研究结果表明:黏土基固化材料的最佳配合比为黏性土65%、水泥18%、矿粉12%、石膏2.0%、石灰3.0%,其28 d抗压、劈裂抗拉和浸水强度分别为25.6、2.5、24.1 MPa,可替代普通混凝土制备压载块等水工材料就地应用于港航工程,满足水工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90.
热分析动力学研究环氧沥青混凝土的固化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分析动力学的方法确定了环氧体系的固化反应为自催化反应类型,利用非线性回归建立了环氧体系的固化反应模型,计算得到环氧体系的反应为1级与n级平行的自催化反应。根据其固化反应模型推算出了不同温度程序下环氧体系的反应时间和反应程度,从而为环氧沥青混凝土的施工以及最终开放交通的时间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可以大大缩短环氧体系的固化时间,建议在气温较高的季节进行施工;环氧体系完全固化所需的时间约为固化反应程度达到80%所需时间的3倍。结合马歇尔试验结果可知,当固化反应程度达到80%时,环氧沥青混凝土已具有较高强度,可以开放交通;当外界温度为30℃左右时,约需60 d可以达到80%的固化反应程度,进而可以开放交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