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39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居住区的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在城市居住区的园林环境设计方面也呈现出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势头。文中对园林环境和地形设计的概念做一简单的介绍,并针对地形设计和城市规划、居住区整体规划以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几个方面,简要论述地形设计对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正>有轨电车有着1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自1881年西门子发明第一辆传统意义上的有轨电车之后,随后的40年中有轨电车风靡全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都有有轨电车。直至20世纪50年代内燃工业崛起,带铃铛的有轨电车才开始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欧洲不少城市仍保留了下来。在蛰伏半个世纪后,现代有轨电车款款而来,欣然为城市翻开了一幅崭新的画卷。由于现代有轨电车具有安全、  相似文献   
53.
由于现实生活中大型居住区距轨道站较远,因此构建大型居住区到轨道站的便捷、高效的接驳体系意义重大.文中从供需角度,分析了常规的3种公共交通接驳方式——常规公交、社区公交、公共自行车的接驳能力和适应性等特点,以上海市宝山区顾村为例,分析其出行需求的轨道接驳部分,论述了接驳方式与出行接驳距离、出行目的、出行时段的关系.在供需分析的基础上,提出3种公共接驳方式间的站点协调、运营协调的优化策略,以此来优化接驳体系,提高接驳质量.  相似文献   
54.
为了解决居住区的停车问题,更好地规范停车供给、促进居住区动静态交通的协调,通过调查与分析居住区的停车供需现状,分析了中国城市居住区停车配建标准的现存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结合潍坊市居住小区的停车特性,对建筑物进行了更加合理、细化的分类,并把商住楼单独列为一类,对现状停车调查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居住区停车需求率预测模型;根据停车需求率预测值,应用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引入区位系数、区位修正系数和建筑物类别修正系数对停车需求率预测值进行修正,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系数并结合城市自身特性制定居住区停车配建标准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停车需求率预测提供依据,使停车配建指标的制定过程更趋于定量化.  相似文献   
55.
L. Liu 《轨道交通》2006,(3):67-70
广州是中国第三大城市,常住人口达1000万。它位于华南地区,邻近香港。1989年,国家批准广州修建地铁。第一条线于1998年竣工。2003年开始修建第二条地铁。目前正在兴建3号线和4号线。由于这两条线邻近居住区、商业区、教育和医疗机构,必须要降低振动噪声水平,因此这两条线均采用了Pandrol Vanguard扣件来隔振。[编者按]  相似文献   
56.
机动车和行人交通的同等重要,是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居住区道路的规划设计理应采用可参照指标加以规划。本文将从机动车行驶特性出发,探讨居住区道路横、平、纵技术指标,并注意机动车和行人交通的统一。  相似文献   
57.
简述传统的竖向设计方法及其局限性,介绍单纯形法及其在土方平衡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8.
"最后一公里"不是单指一公里绝对数,而是泛指从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车站下车,至家里最后一段路程的交通问题。可能一公里或一公里不到,也可能二三公里。回家最后一段交通方式可选择步行、骑自行车(包括公共租赁自行车)、小汽车接驳等,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苏州旧居住区停车问题的调查,总结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软硬件两个方面分析其产生原因,并从政策、技术和管理3个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建议,以期对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近闻上海市政府准备加大力度解决居住区停车难问题,社会各界反响非常热烈。从网络讨论来看,相当多人认为应提高中心城停车配建标准,如内环内从现在的1:0.7提高到1:1。根据本人多年在美国从事交通规划及政策研究的经验,认为此观点非常不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