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篇
  免费   65篇
公路运输   413篇
综合类   379篇
水路运输   94篇
铁路运输   81篇
综合运输   2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模拟40 t轴重矿石车的牵引梁下盖板与枕梁下盖板的对接焊缝形式,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加陶瓷衬垫)的工艺方法进行试验,并通过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微观组织观察和分析,证明了该工艺的可行性,现已应用于出口澳大利亚铁路货车的批量生产中.  相似文献   
822.
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增长,停车场的安全问题也备受瞩目。本文针对停车场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一些评价指标用于评价停车场安全,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技术对停车场的安全问题建立模型进行评价,利用VISSIM微观仿真软件来构建地下停车场的交通流组织,确定潜在的安全冲突点。最后结合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停车库的案例,根据不同的安全等级对各层的安全冲突点加以分析评价,从而对停车场安全管理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23.
近年来,人们对使用废弃固体材料改性沥青越来越感兴趣,在废弃固体材料中,咖啡残渣的堆积量在中国快速增长,但关于咖啡残渣在沥青改性中的研究较少。该文探析了咖啡残渣的微观表面特征,以不同的质量比(5%、10%、15%和20%)制备了咖啡残渣改性沥青,并与基质沥青进行性能对比;通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以及储存稳定性表征了咖啡残渣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咖啡残渣的微观表面呈不规则的锯齿状与褶皱状,可有效提升其与沥青的粘结性能;咖啡残渣提高了基质沥青的高温性能,并降低了低温性能;咖啡残渣粒径的不一致,会导致咖啡残渣改性沥青的离析问题。综合三大指标与储存稳定性试验结果,推荐咖啡残渣在沥青中的掺量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824.
杨富民 《铁道建筑》2021,(2):139-142
借助热重分析、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图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微观形貌等手段,对比掺加无碱液体速凝剂前后的水泥水化产物,研究无碱液体速凝剂的促凝及增强机理.结果表明:掺加无碱液体速凝剂后,水泥浆体在3 min内生成大量的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AFt),促使水泥浆体迅速达到初凝和终凝;无碱液体速凝剂促使水泥浆体早期生成大量AFt,...  相似文献   
825.
以混合交通流元胞自动机建模及仿真方法为出发点,对各类混合交通流模型的研究现状做了详细剖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进一步提高微观混合交通流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启示,主要应综合考虑交通参与者交通特性的多样性,并以交通行为分析为基础进行建模;进行充分地数据调查与拟合,以进一步校正混合交通流模型,力图更为精确地再现不同交通参与者之间的互相干扰,以提高模型的适用性与仿真精度。  相似文献   
826.
827.
针对目前大部分中小城市交通干线拥堵现象和道路现有的交通信号设施设备,提出1种定时双向绿波协调控制策略.通过对城市干线交通控制策略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在MaxBand核心模型的基础上,以双向绿波带宽和最大为目标,引入启动清空时间,利用LinGo软件计算模型获得更精确和符合实际的相位差,保证了绿波带宽的有效性,降低了车辆停车率和平均延误时间.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改善主干线的交通运行现状.  相似文献   
828.
为实施精准化、动态化路侧停车管理策略,协调道路行车与停车之间的关系,剖析了路侧停车行为对交通流的干扰机理.选取北京市4处典型路侧停车带,基于路侧停车订单和实地调研数据,对停车设施利用特征、停车时长分布特征、停放车辆数目分布和驶入车辆数目分布等典型的停车行为特征进行了量化,建立了道路周边用地性质与停车行为的映射关系;并根据以上特征规律建立路侧停车带设置于机非混行路段的仿真模型,分析最高允许停放时长、路段交通量和停车需求量等关键因素对路段机动车行程时间的影响规律,定量描述了各因素不同区间值对行程时间波动程度与波动范围的影响.选取新街下坡路侧停车带为例,以控制车流行程时间延误为目标,综合考虑各时段的交通流特征、停车设施利用效率和停车需求量等要素,从停车泊位数目设置、停车需求控制和停车时长角度提出了相关的优化措施.结果表明,限制停车时长为1h能有效降低道路交通影响,道路机动车交通量低于440 veh/h或停车需求下降30% 时,行程时间的波动程度和波动范围趋于稳定,交通影响的改善效果达到瓶颈期.  相似文献   
829.
830.
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在低碳钢和不锈钢上堆焊铝青铜的接头的组织进行了分析,并对铝青铜接头熔合区的形成和区域划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