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3篇
  免费   269篇
公路运输   1649篇
综合类   983篇
水路运输   452篇
铁路运输   614篇
综合运输   22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31.
本文介绍了粤境某高速公路边坡失稳情况,对其失稳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为边坡抢险加固提供依据。结合边坡现状,提出边坡采用刷方减载、坡脚增设挡墙、锚固工程及仰斜排水孔疏散坡体积水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2.
黄土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具有湿陷性、承载力低等特点,对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文章在小应力状态下进行了研究,以初始含水量、干密度、自重压力、超固结比为变化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方案进行了影响黄土的湿陷性因素的试验研究,阐明了其中的内在原因,揭示了黄土的作用机理.试验表明:对黄土湿陷性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初始含水量、超固结比、干...  相似文献   
233.
基于简化黏弹性连续介质损伤(S-VECD)理论研究了乳化沥青残留物应力应变响应特征、疲劳损伤特性与疲劳寿命预估,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微观手段分析了乳化沥青残留物相态结构、共混改性以及疲劳损伤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普通乳化沥青残留物的损伤曲线存在交错现象,添加改性剂使得损伤曲线不再产生交错,提升了乳化沥青残留物的疲劳性能,SBR改性剂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在EN、ASTM蒸发方式下的损伤曲线较DHM蒸发方式下更平缓,表现出EN、ASTM蒸发方式下的残留物抵抗损伤能力更强;从疲劳寿命提升幅度上看,不同蒸发方式制备的普通乳化沥青残留物的最大疲劳寿命较最小疲劳寿命提升56.9%,而SBS、SBR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分别提升179.1%和67.8%,表明蒸发方式对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的巨大影响,且DHM蒸发方式下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的疲劳寿命均最小;添加改性剂和改变蒸发方式会引起官能团含量、胶体结构和微观粗糙度的变化;DHM蒸发方式更易使得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发生氧化作用,并且促使更多的沥青质的产生,使得胶团的胶溶性...  相似文献   
234.
在总结多个建筑物管桩裂缝的基础上,分析大直径PHC管桩出现竖向裂缝的机理,提出整改建议,同时给出修补裂缝的办法.  相似文献   
235.
为探究微胶囊沥青自愈合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以宏观试验与微观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胶囊的应力控释、毛细作用与扩散行为三方面揭示其自愈合行为的微观机理;进行了微胶囊沥青的拉拔-愈合-拉拔试验,采用自愈率(试件愈合后拉拔强度与初始拉拔强度之比)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微胶囊掺量和愈合时间对微胶囊沥青自愈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微胶囊沥青的动态剪切试验,对比疲劳试验前后微胶囊沥青的微观形态,考察微胶囊的应力控释特性;借助荧光显微镜,可视化了芯材在微裂缝中的横、纵向毛细作用与在沥青中的扩散过程;借助显微图像软件中的实时录像功能,观测微胶囊沥青微裂缝的愈合过程;采用红外光谱测试微胶囊芯材和拉拔-愈合-拉拔试验前后微胶囊沥青的官能团,考察芯材在沥青中的释放行为。分析结果表明:微胶囊掺量从0提升至8%时,自愈率从16.70%提高至48.92%,表明微胶囊沥青的自愈率随着微胶囊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当微胶囊掺量为4%时,愈合120 min的自愈率是愈合10 min的1.85倍,表明微胶囊沥青的自愈率随着沥青愈合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这说明提高荷载休息期和微胶囊掺量对增强微胶囊沥青自愈合性...  相似文献   
236.
综合分析了铜鼓危岩带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形成机理后,采用半定量危险性评价方法分析得出该处危岩处于欠稳定状态且危险性较大;运用Rockfall模拟崩塌堆积区域与真实的区域吻合度可以达到83.33 %,说明坡面还原系数的选取不仅应参考已有经验值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37.
林强 《路基工程》2018,(3):214-218
以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首期工程穿越东寺停车场出入场线为依托,从前期施工的加固措施、施工控制措施以及施工监测措施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一套对于地铁盾构区间穿越停车场出入线施工技术,施工验证其累计沉降位移均处在安全的位移范围。  相似文献   
238.
本文介绍了高速加工的概念,阐述了高速切削加工的机理及特点,分析了高速加工技术链的要求及实现,介绍了高速加工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239.
为研究多壁碳纳米管对火山灰基地聚合物的增强效果与机理,通过显微观察和图像识别对比了不同超声时间多壁碳纳米管分散液中团聚体的数量和面积,确定了适宜的超声分散时长;以不同顺序混合分散液、碱激发剂溶液和火山灰制备地聚合物,通过所得浆体的稠度试验、硬化试件的三点弯曲试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不同种类的多壁碳纳米管对地聚合物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压汞试验对地聚合产物的微观形貌和孔隙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时间的增加,多壁碳纳米管的分散效果改善明显,45 min超声后超过85%的团聚体面积减小至0~100μm2,总团聚体面积占比小于1%,且平均面积小于50μm2;先添加多壁碳纳米管分散液再添加碱激发剂溶液的材料混合顺序更有利于纤维的均匀分散和地聚合物工作性能的保持;多壁碳纳米管在0.10%质量掺量时,对火山灰基地聚合物流动度影响不大,且能够有效提升其力学性能;功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由于具有更强的亲水性和润湿性,对浆体工作性能的影响更轻微,对硬化试件力学性能的提升更显著,28 d时抗折、抗压强度较参照组最...  相似文献   
240.
利用电子显微镜和成分分析技术研究了YUS701奥氏体不锈钢ROF内罩在高温使用前后的显微组织变化特征、冲击断口形态及其对应位置的扫描金相显微组织和化学成分特点,提出了YUS701奥氏体不锈钢在超高温介、质环境长期服务过程中的脆化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