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3篇
  免费   92篇
公路运输   477篇
综合类   393篇
水路运输   72篇
铁路运输   139篇
综合运输   32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分析了英国伦敦希斯罗机场的公共交通集疏运网络中的轨道交通线路、城市公交线路以及长途汽车网络,提出了大型枢纽机场建立公共交通集疏运网络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的问题以及处理的手段。以此为借鉴,对我国大型枢纽机场集疏运网络的规划与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从旅客登机流程入手分析枢纽机场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构建枢纽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语言分量的概念,建立基于模糊Topsis、模糊灰色关联度和模糊VIKOR方法的组合评价模型,对首都机场、虹桥机场、浦东机场、白云机场、双流机场五个枢纽机场的服务质量进行实证分析。结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和评价结果,从中枢航线网络建设、周边交通管理等方面提出提升枢纽机场服务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3.
一、上海机场的发展现状 1、良好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为世界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2005年GDP已达914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2.7%,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预计2010年上海GDP总量将达到1.4万亿元。  相似文献   
54.
核心机场与多核机场群发展模式及其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机场群均为拥有单个核心机场的多层级机场群。核心机场是位于机场群层级结构最高层级的机场,在机场群中业务集中度高、重要性突出、发展优势明显,核心机场的数量影响机场群层级结构和发展格局。通过对机场群层级结构演变趋势的分析,本文提出并探讨了机场群未来发展的一种可能模式,即多核机场群。分析认为,多核机场群与单核机场群相比,在服务能力、服务范围、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对经济的发展适应性和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等方面均具有更好的比较优势,是机场群和城市群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结果。未来这一趋势变化将给机场群发展以及宏观决策带来一定挑战。  相似文献   
55.
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航空业也得到迅猛发展,随之产生大量的航空垃圾。本文通过研究航空垃圾特性、梳理航空垃圾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分析目前国内几家大型国际机场在航空垃圾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问题产生原因分析,探讨问题解决办法。分析表明:目前国内机场航空垃圾处置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疫区垃圾性质界定不清晰、处置单位资质要求模糊等问题。针对现存问题,建议相关部门从法律法规的层面将航空垃圾处理处置以及监管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和界定。在实际处置过程中,处置主体应遵循减少和控制环境风险与公共安全隐患的原则,将国内航空垃圾、疫区航空垃圾、国际航班非疫区航空垃圾分情况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56.
本文探讨了北京新机场的合理规模和可行的陆侧交通集疏运结构;提出了以北京新机场为契机,规划"京畿新区",疏散首都功能;建设京津冀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形成新的"一日交通圈"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7.
以玉树机场抗震救灾应急工程-玉树机场助航灯光系统及站坪扩建工程建设为例,分析、总结了应急工程建设管理特点、难点及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58.
为提高机场陆侧区域的客运通行能力,研究交通管理策略实施后机场旅客的行为变化,通过研究Agent的理论结构,构建了机场旅客出发时间和出行方式的联合选择模型.在建模过程中,考虑了旅客不完全信息性和有限理性,应用机器学习算法生成if-then规则模拟机场旅客前往机场的搜索和决策过程,该规则加入了机场旅客的特征变量,如乘坐飞机频率、是否有托运行李等机场旅客的特征属性.应用该模型进行仿真试验,结果显示,机场公共交通成本在10~15元区间变化时,每降低1元,使用公共交通的旅客比例约提高2%;到达机场公共交通站点时间缩短到10 min时,旅客将会延迟10~15 min出发.该模型能较好地显示出发时间变化和出行方式切换过程,有效的预测了机场旅客在不同交通政策和措施下出行行为的调整结果.   相似文献   
59.
由于航空枢纽的特殊性,其陆侧交通特性与其他交通枢纽周边交通特性有着很大的差别,机场陆侧交通特性分析是网络规划的关键与基础性问题。本文从交通流的类别、分布以及高峰时间三个方面,对机场陆侧交通的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60.
《综合运输》2009,(5):94-9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13日签署第553号国务院令,公布《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条例》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分6章87条,分别为总则、民用机场的建设和使用、民用机场安全和运营管理、民用机场安全环境保护、法律责任、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