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5篇
综合类   34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16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消除中小桥梁接缝技术初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某新型无缝试验桥设计和施工情况,并结合这种新结构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论证了这一构思的正确性,对于该新技术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2.
部分预应力悬臂连续肋板梁桥具有结构轻巧简洁,造型美观等特点,适合于城市立交桥的建设,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该类桥梁的基本特点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93.
刘明 《交通标准化》2012,(16):129-133
介绍预应力梁式桥悬臂施工控制的内容、方法,对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的内力监测元件布置及应力监测数据误差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温度、预应力的监测以及施工预拱度的控制、线形控制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讨与总结,以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4.
基于梁格的基本理论,归纳了适用于梁式桥梁格模型的边界条件,提出了相对于常规的板壳、实体单元分析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并从梁格网格划分和截面特性计算等方面阐述了梁格模型简化的要点,最后通过实桥算例分析与荷载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梁格模型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5.
京广高铁联络线流溪河特大桥主桥采用(70+160+70) m四线混合连续梁方案跨越流溪河。该桥为四线铁路钢混混合梁式桥,文中介绍了该桥工程概况、结构构造及主要计算结果。为确定四线铁路混合连续梁桥的关键技术,采用结构分析软件对该桥等效跨度、边中跨比、钢梁长跨比等结构参数进行对比研究,得出0.875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度为等效跨度、0.45~0.5的合理边中跨比、0.35~0.4的合理钢梁长跨比等结论。该桥中跨跨中设63 m钢梁,截面采用易于运输、施工方案更灵活的分离双箱钢梁截面,提高了结构适应性;中跨钢梁的设置减小了结构自重和梁高,提高了桥梁的跨越能力,减少工后徐变;中跨中钢梁替换常规混凝土梁,大大减小了主跨自重,边跨长度可进一步减小,有利于满足高速铁路刚度要求;钢梁采用整体吊装施工方案,减少了悬灌节段数,缩短了施工工期,为铁路高速发展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96.
合理耐用桥梁构造对混凝土梁式桥耐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梁构造是整个桥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从桥梁构造的合理耐用角度出发,对混凝土梁式桥的耐久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提高桥梁耐久性的措施,从而达到提高整个桥梁系统耐久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
既有公路梁、拱桥为公路桥梁常见桥型.对于高地震烈度区的桥梁养护管理工作,既有桥梁抗震加固是保证桥梁正常运营的工作重点之一.在分析桥梁震害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既有公路粱、拱桥抗震的加固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钢管混凝土结构节点构造复杂,对其研究尚存在很多问题。对其构造节点处的静力性能和动力性能研究也将成为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钢管混凝土结构符合拱桥建设中要求材料强度高和拱圈无支架施工及轻型化的发展方向;对于梁式体系桥梁,钢管混凝土不仅可以作为桁架受压杆件,也可作为拉杆来使用。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介绍了通吕运河大桥的概况,以及桥型结构,设计计算,施工等技术,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0.
据铁路部门调查,在10万座混凝土桥(总延长2200km)中病害桥梁占10%。由于在铁路桥梁中混凝土桥的数量不占优势,而在混凝土桥梁占绝对多数的公路和城市道路桥梁中,估计病害桥梁的绝对数量是相当可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