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6篇 |
免费 | 9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763篇 |
综合类 | 410篇 |
水路运输 | 46篇 |
铁路运输 | 120篇 |
综合运输 | 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48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79篇 |
2013年 | 79篇 |
2012年 | 70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89篇 |
2009年 | 121篇 |
2008年 | 91篇 |
2007年 | 97篇 |
2006年 | 88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49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提升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模量,采用DXG-2高模量剂,分别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进行劈裂强度、静态回弹模量及动态模量试验,并对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高模量剂的增加,混合料的抗压强度、静回弹模量逐渐增大,劈裂强度先增大后减小;高模量剂掺量>0.6%时,其劈裂强度会随之减小,施工中高模量剂量应控制在0.6%为宜;在相同温度和频率下,随着高模量剂用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相位角逐渐减小;在同一温度和相同的加载条件下,随高模量掺量的逐渐增加,混合料的动态模量逐渐增大;随着加载频率的增加,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也会逐渐增大,随着温度的提升,动态模量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2.
43.
介绍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研项目“超薄层沥青混凝土面层技术研究”的部分结果;给出了薄层混凝土材料的模量参数;并且对动态模量试验结果作了一定的分析;提出了静态、动态模量之间简单的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44.
45.
路面沥青材料包括沥青结合料和沥青混合料,是粘弹性材料,其动力性质,即复模量和相位角,是理解路面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反应的基础。本文通过探讨沥青结合料与混合料动力性质的关系,发现沥青混合料的复模量和相位角可以分别表示为沥青结合料复模量和相位角的函数,复模量的关系可用一般化的幂函数表示、相位角的关系可用改良的半正矢函数表示。与现有方法相比,这两个函数不仅反映了在剪切加荷条件下结合料作为粘弹性液体、混合料作为粘弹性固体的本质区别,而且完善了沥青结合料与混合料动力性质关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46.
半柔性路面复合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基体混合料设计空隙率25%的复合材料进行室内试验得到相应的抗压回弹模量,并与实体路面工程实测弯沉反算得到的抗压回弹模量进行比较,提出了确定复合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的改进方法,由此计算出基体混合料空隙率分别为20%和30%对应的复合材料回弹模量,并确定了相应的取值范围,最后通过回归得到复合材料回弹模量与基体混合料空隙率之间的关系式,由此可确定任意空隙率的复合材料回弹模量,为半柔性复合路面设计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47.
为使对路面结构的分析和设计更加符合实际情况,需要考虑季节性的变化.针对某一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室内试验确定了各层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主曲线和时间温度换算因子,并确定了路面结构内温度场和动态模量的分布和变化,进而计算了路面结构关键响应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了路表弯沉、沥青层底拉应变和土基顶面压应变季节性波动情况,并在满足工程精度要求下,确定了响应的关键位置. 相似文献
48.
49.
简易机场道面结构的疲劳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简易机场的合理道面结构, 依托陕西西安、湖南耒阳的室内外试验段, 利用直径30cm刚性承载板模拟机轮荷载圆, 使用反力架、千斤顶及疲劳试验机, 通过人工和机械定点重复加载模拟飞机通行, 研究了薄层沥青混凝土面层+水泥稳定细粒土基(垫)层道面结构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疲劳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推荐道面结构早期承载能力较高, 在60d龄期内, 整体回弹模量为200~300MPa, 弯沉小于1mm; 此时道面可承受飞机荷载几万至十几万次的起降通行而不破坏, 并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 推荐道面结构的疲劳特性可以满足简易机场的应急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50.
回顾了钢框架的分析方法和研究现状,将传统的弹性分析法和新兴的塑性分析法作了比较,重点介绍了塑性铰法对钢框架的分析和设计,并讨论了当前改进塑性铰法存在的困难,为进一步分析方法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