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31篇
公路运输   151篇
综合类   127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87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01.
高原高寒地区行车,山高、路窄、坡陡、弯急,沿途高寒缺氧、气候恶劣、道路复杂,随时可能遇到洪水、泥石流、暴风雪和塌方的威胁。要确保行车安全,就要将“怕、细、精、勤、慢”这5个字烙印在脑海里、熔铸在血液中。“怕”,这是安全行车的思想基础俗话讲,  相似文献   
202.
自然灾害给铁路运输和设施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防患于未然,日本铁道综合研究所最近开展了对地震、风灾、雨灾、雪灾、滑坡、泥石流、落石等有效的防止措施与检测方法的研究,为提高铁路运输与旅客安全、保护财产、节省人力物力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3.
204.
205.
泥石流龙头对坝体冲击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泥石流所来的诸多灾害中,泥石流龙头冲击建筑物造成的危害是非常突出的,本研究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稳定性均颗粒水石相流龙头冲击坝体的水槽试验研究。分析了冲击荷载峰值的构成情况,运用压力波理论结合颗粒流的应力关系建立了龙头冲击力的计算办法,并对概化后的龙头计算其在冲击坝体时的作用力垂向分布。  相似文献   
206.
G55高速公路K597+302石峡沟大桥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新庄,自建设以来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泥石流冲击,经对石峡沟泥石流基本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为确保大桥及石峡沟下游新庄安全,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207.
高烈度地震特重灾区隧道如何抵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是震区隧道工程设计、施工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隧道洞口在"7.9"山洪泥石流中损害情况进行的实地调查和系统分析,认为"5.12"震后造成的山体松动损伤、明洞回填材料刚度和厚度不足,以及隧道明洞段地基抗冲刷能力不够是隧道洞口受损的主要原因,由此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思路:强化震后(潜在)灾害评估,建立超预期设计理念;重视隧道明洞回填质量和效果;借鉴桥式基础,预留泥石流途经通道,可以起到防灾减灾和减少国家财产损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8.
作为一个唐山人的后代,即便没有亲身经历过大地震的惨烈,也能从祖辈的口中得到诸多地震的残片。这些残片拼接在一起,便构成了一副泛黄的、伤痕累累的老照片。我问过身边同样是80后的朋友,对于"唐山大地震"这样的一个概念,有着哪些最为直接的感受?他们语言要素构成大多来自于各类媒体日久经年所反复提及的词汇,泛泛且略显空洞。我在想,是否只有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那一刻,生存在唐山那块土地上的人,才能准确的说出地震时最真实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9.
西部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公路选线必须考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217公路通过天山北坡中高山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危害线路的运行安全,因此,基于泥石流形成区的活动特征,进行公路的选线和工程整治措施,为线路的安全运行打下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210.
新建铁路成兰线红桥关隧道浅埋穿越泥石流堆积体及活动断裂,施工中出现洞周岩土体失稳而向洞内滑移、地表开裂和支护体系异常变形破坏等工程问题。本文从地质条件及开挖效应、地下水和地层偏压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性实施“先固后钉法”施工关键技术,即在洞室开挖前施作群桩预加固形成半封闭支护结构,在初期支护后施作复合土钉形成补强支护结构。该技术改善了围岩条件,提高了支护体系的整体性,充分协调和控制了围岩及支护体系的变形,确保了隧道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