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34篇
公路运输   186篇
综合类   97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98篇
综合运输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隧道洞口常处于浅埋段,岩土体稳定性差,能否安全顺利进洞是隧道施工的重要环节,常需对洞口段进行超前预支护,其中管棚、超前预注浆加固是较常见的手段。文中以吉庆隧道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建立管棚+预注浆超前支护、管棚支护、预注浆及无任何支护作用下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不同支护方式的力学效应,为隧道洞口支护形式选择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92.
权国绍 《铁道建筑技术》2023,(3):128-131+160
为探究隧道出口高陡边坡危岩对交通线路运营安全的威胁,采用无人机摄影和野外精细化调查手段,获取了隧道出口高陡边坡岩体的岩层与节理产状,岩体沿着倾向坡面60°方向存在双滑面(楔形体)滑动破坏,危岩处于欠稳定到不稳定状态。通过数值模拟,边坡上部危岩体停留在隧道口上方高程1 452~1 480 m的坡面处,而下部危岩体将停积于河谷距隧道出口34 m位置;下部危岩体失稳后到达隧道出口的最大弹跳高度5.51 m,平均速度15.5~15.6 m/s,最大速度30.9 m/s,最大冲击动能5.60×1010 J。其能量在水平距离440 m达到峰值后迅速下降,直到452 m能量趋于消失,表明隧道出口需向外延伸22.5 m才能保障线路运营安全,为隧道防护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93.
铁路隧道洞口CAD程序原始数据处理技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94.
龙祖山隧道洞口段高边坡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祖山隧道位于粤赣高速公路上陵至埔前段,全长805m。隧道沿一沟槽垂直等高线进洞。施工中洞口段边坡出现病害,简要介绍了洞口段高边坡的处理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295.
张石高速公路某隧道浅埋破碎岩体地表加固预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石高速公路k21+200-k21+400段野狐岭3#隧道地处野狐岭山脊南坡,全长200米,属短隧道。该隧道最大埋深位于隧道中部为18.5米,隧道进出口段埋深1~2米,其余埋深在10米~11米,基本属于浅埋隧道。从进洞口处施工现场所揭露的围岩情况来看:岩体风化非常严重,属强风化岩体,岩石极度破碎,均以软破岩石为主,节理裂隙发育,  相似文献   
296.
利用有限元软件HyperMesh对某轿车白车身几何模型进行修正,并对其进行了网格划分。将模型后悬架支撑点固定在加载装置上,约束后悬架支撑点的6个自由度,通过加力装置在车身前悬架支撑点处施加扭矩,进行整车扭转刚度和洞口变形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白车身结构提出了改进建议,对车身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7.
索然绪  王艳艳 《公路》2011,(9):251-255
隧道洞口段是隧道抗震设计的薄弱部位,从瑞利波动方程出发,推导了洞口段地层在瑞利波作用下的峰值位移、峰值加速度和地层曲率的计算公式,并探讨了洞口段抗震设防长度.分析结果表明在瑞利波作用下,地层位移、曲率和加速度随埋深的增大而迅速减小,因此,当洞口埋深达到一定程度后,地层对隧道的强加位移已很小,无需再设防;现行隧道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298.
隧道洞口段处在偏压较严重地带时 ,施工难度相当大 ,渝怀铁路桓垭坝隧道采用地表加固 ,重新配载进洞。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和钢格栅网喷联合支护 ,确保了隧道安全进洞 ,顺利通过偏压段  相似文献   
299.
引言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建设施工质量问题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我国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隧道洞口稳定性是关乎隧道施工质量的重要工作,属于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目前由于我国隧道施工环境较差,一般是位于峰谷起伏较大的山岭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地面横坡比较陡峭,因此会对隧道洞口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0.
针对沪昆铁路客运专线长沙至玉屏段黄板桥1号隧道洞口工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该洞口山体稳定性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洞口削坡对山体稳定性的影响,并说明了此种情况下隧道洞门结构的设计原则、采取锚固桩及圬工防护的必要性、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和施工注意事项,并强调了洞口截排水的重要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