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34篇
公路运输   186篇
综合类   97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98篇
综合运输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31.
研究目的:隧道洞口段施工是整个隧道工程施工的关键.针对隧道洞口的特点,如何做到超前思维,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进洞施工方案,使其既能减少隧道洞口边坡开挖和防护工程量,又能维护洞口的原生植被,同时也能加快洞口段的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安全,对此进行施工技术研究.研究结果:隧道洞口施工应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水文条件,从环保角度出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进洞方案,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法和步骤开展施工.本文阐述的隧道大跨施工应选择变大跨为小跨的施工方法(如CD法、CRD法等)和辅助施工方法(如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前置式洞口工法等),有效地解决了隧道洞口施工的安全隐患和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332.
以绵九高速公路甘沟隧道工程为依托,基于现场资料建立数值模型进行模拟,并依据数值模拟结果及现场监测变形数据对洞口段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原施工技术下的结果进行对比,探究穿越泥石流冲沟隧道洞口段较好的施工技术。结果显示:原有施工技术下穿越泥石流冲沟隧道开挖时,拱顶累计沉降、周边累计收敛变形以及地表累计沉降均较大;而施工技术优化后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围岩变形及受力均有较大幅度下降。由此可见:采用单层小导管并结合帷幕注浆的联合超前支护方式以及三台阶开挖工法后,围岩变形及受力较好。  相似文献   
333.
本文以遂道对运行车速的影响为研究基点,以人为本,分析了影响隧道入口驾驶员行车速度的隧道洞内外光线差值、路基宽度差值和洞口位置三个主要因素,并运用Origin软件统计得出高速公路隧道入口运行车速计算模型,从而完善了运行车速模型,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334.
运行车速被广泛的应用于检验公路线形。该文对运行车速计算模型采用了一个新的思路:考虑了隧道对运行车速的影响。该研究以人为本,分析了影响隧道入口驾驶员行车速度的三个主要因素:隧道洞内外光线差值、路基宽度差值以及洞口位置,运用Origin软件统计得出高速公路隧道入口运行车速计算模型。该研究完善了运行车速模型,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335.
隧道洞口段大多属于强风化带,围岩一般松软破碎,通常夹有土层,地质情况复杂,是设计及施工中的难点,亦是工程界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应用岩土力学理论,提出了能对围岩进行主动维护的顶弧侧壁工法,并以深圳某隧道洞口段的施工为例,介绍了该法的特点及施工要点,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36.
金宝 《隧道建设》2010,30(6):701-705
为解决地铁车站的施工通道与主隧道的施工转换,从转化工序、临时支护费用、安全、质量、综合效益等方面对CRD法和上挑洞法2种不同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在地层较好时小断面转入大断面隧道交叉口可优先考虑上挑洞法,对于地质条件较差时可考虑CRD法。对与本工程类似的洞口转换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37.
双洞公路隧道洞口废气污染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双洞单向公路隧道洞口段气流为对象,采用k-ε双方程紊流模型及组分传输方程组,借助流体计算软件,从不同自然风条件、洞外段设置挡风壁和两隧道洞口不同相对位置(横向间距5~50 m)三个角度,数值模拟了出口废气的扩散情况,并相应得出对另一隧道入口污染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邻近隧道入口受出口废气污染的影响程度随不利风向的自然风速的减小以及两隧道洞口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洞外段合理的尺寸与形状的挡壁能有效减少甚至消除出口污染物扩散对其入口的影响.从而推出结论:对于特定隧道,洞口处的常年自然风的风向和风速大小与隧道通风效果息息相关;对于特定地形和特定自然风,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洞口间距来改善隧道的通风效果;如两洞口间距很近,则于洞口外两洞间设置挡风壁可有效提高两隧道的运营与防灾通风效果、降低废气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338.
结合朔黄铁路现状和相关标准分析了无人机巡检需求。通过对比国内外无人机类型及特点,建议采用国内大疆M300RTK无人机平台以及P1、H20相机,L1激光雷达进行线桥隧巡检。根据桥梁、路基和隧道洞口的巡检要求,提出了线桥隧的巡检作业模式。从无人机作业管控、数据存储和智能识别、统计分析和综合展示三个方面开发了无人机巡检系统。建议编制无人机巡检管理类、技术类标准。从无人机平台和载荷、巡检作业模式、巡检系统和标准体系四个方面构建的重载铁路线桥隧无人机巡检作业体系,能提高线桥隧巡检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39.
钢制波纹涵管的构造设计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枫 《山西交通科技》2007,(4):57-58,61
钢制波纹涵管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且安装方便,耐久性好,可以解决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的涵洞破坏问题。从设计角度出发,着重介绍钢制波纹涵管板材、螺栓、洞口、基础及回填等构造设计要点,为钢制波纹涵管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40.
结合连拱隧道自身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对不同线形条件下连拱隧道洞口接线设计方法作一介绍,可为分析、总结连拱隧道洞口接线设计在山区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情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