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34篇
公路运输   186篇
综合类   97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98篇
综合运输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41.
不同洞口位置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体抗震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复合墙体的破坏形态及滞回性能、刚度退化、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以门洞位置为变化参数,设计制作了6个缩尺比例为1/2的墙体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首先,通过对比、总结的方法,得出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并分析了其滞回性能;其次,采用切线刚度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各试件刚度退化规律;然后,通过图解法确定屈服位移,并利用公式计算位移延性系数,从而分析判断各试件的延性性能;最后,采用等效粘滞阻尼系数的计算方法研究试件的耗能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周往复加载下,配筋合适的开洞复合墙体往往会发生剪压破坏,其破坏过程可分为弹性、弹塑性和破坏3个阶段;墙体试件的滞回曲线形状较为饱满,能表现出开洞的墙体会有良好抗震性能;中开洞墙体其骨架曲线下降段更为平缓,比偏开洞墙体的抗震性能更好;开洞位置越接近墙体的中间部位,墙体在弹塑性阶段刚度的有利贡献就越大,其变形能力也会越强;6个试件的延性系数均大于3,满足抗震规范要求,开洞位置越接近墙体中间的试件延性越好,其等效粘滞阻尼系数也越大,其耗能性能也越好;确定了墙体在不同性能目标时的变形容许值,为设计该类墙体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42.
为解决隧道洞口工程设计因控制因素变化导致设计工作需多次反复、工作量大、传统设计方式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利用BIM技术在AutoCAD Civil 3D平台上研发三维辅助设计系统技术方案。通过对隧道洞口处dwg地形图进行预处理与识别,建立三维数字地形模型,采用部件编辑器与C#语言编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自定义部件,利用Civil 3D的“廊道”功能,实现隧道洞门参数化设计。通过对系统进行整体架构设计和关键模块设计,利用.NET API二次开发接口,研发铁路隧道洞口三维设计系统,并应用到隧道设计中。工程应用表明,该三维设计系统技术方案可行,系统结构设计合理,满足隧道专业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343.
现行规范中规定"隧道与隧道紧密相连、隧道洞口间距不超过400 m的相邻隧道统称为隧道群",根据该规定,需设置较多数量的紧急救援站和配套工程,工程投资巨大。开创性地从火灾情况下烟气蔓延时温度、可视度方面着手,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的方法,研究铁路隧道群划分标准及其救援站设置原则。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群中隧道口间距大于250 m时发生火灾,相邻隧道基本互不影响;(2)当隧道洞口间距小于250 m时,可以将相邻的隧道理解为隧道群;(3)隧道洞口间设置了车站的相邻隧道可不受洞口间距控制是否作为隧道群设计,可在相邻的隧道设置射流风机,控制烟雾向隧道内扩散;(4)隧道群中的紧急救援站应尽可能布置在明线上,救援站长度应依据任意车厢着火,且列车均在明线停车考虑。  相似文献   
344.
结合多年的施工监理工作经验,简单论述隧道洞口开挖、洞身开挖与钻爆的监理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345.
杭州市新建地铁7号线建耕风井站—建设三路站区间在运营地铁2号线车站下方出洞接收,洞门内底埋深27.98 m,拟加固土体中存在先期基坑抢险应急注浆遗留的水泥硬块。为此提出了对超深扰动土体进行加固的水平MJS工法,并总结了在超深扰动土体加固中制约水平MJS工法施工工效的技术问题。水平MJS工法可同时解决特殊工况下存在的洞门侧面水平作业空间受限、前端喷浆盲区以及超深引孔喷涌的施工难点。  相似文献   
346.
为进一步提高强震区隧道洞口段衬砌结构的安全性,本文以樊家寨隧道芒市进口段为依托,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强震区隧道洞口段采用"SFRC二衬+减震层"的刚柔并济抗震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仅采用素混凝土作为二衬结构材料相比,采用刚柔并济抗震技术后,二衬结构最大主应力极值减小了20.96%,最小主应力极值减小了12....  相似文献   
347.
为解决既有隧道洞口落石防护问题,比较了钢桁架棚洞、柔性棚洞以及波纹钢板棚洞3种落石防护结构的优缺点,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其可靠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3种防护结构均能对能级为100 kJ的落石进行有效拦截;钢桁架棚洞为刚性结构,不利于落石的缓冲及能量吸收,会发生局部变形损伤,适用于洞口坡面陡峭、桥面与地面高差不大、围岩条件较好地段;柔性棚洞以柔克刚能充分吸收落石的冲击能量,适用于洞口场地施工条件差的隧道以及既有工程改造项目;波纹钢板棚洞施工速度快、强度高,更适用于洞口抢修工程。  相似文献   
348.
为提高隧道洞口段衬砌结构的震时安全性,以某公路隧道洞口段为研究背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使用钢纤维混凝土(SFRC)、钢-玄武岩混杂纤维混凝土(SBHFRC)与素混凝土作为二次衬砌结构材料时的抗震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体积纤维掺量的条件下,与素混凝土二次衬砌相比,SFRC二次衬砌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峰值分别增加34.27%、23.56%,剪应力峰值增加23.54%,SBHFRC二次衬砌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峰值分别增加3.90%、3.37%,剪应力峰值增加3.32%;SFRC、SBHFRC二次衬砌结构的等效位移分别减少了8.08%、2.36%;SFRC、SBHFRC二次衬砌结构监测面各监测点平均安全系数分别提高了38.73%、50.04%。  相似文献   
349.
水暖管道井是实现建筑本体使用功能和工程创优的重要部位,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既能保证施工质量,又能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可方便日后物业的管理维护。针对目前各类建筑内水暖管道井空间狭小,造成水暖管道井的施工管理难度加大,严重影响水暖管道井的施工质量的问题,在分析狭小空间管道井传统施工技术缺点的基础上,通过多个项目狭小空间水暖管道井的施工实践,提出了一套关于狭小空间水暖管道井的施工技术,涉及管道套管一次成型技术,管道井土建反坎预留支管洞口技术及针对管道井墙体为空心多孔砖时的预埋混凝土预制块技术等;通过建立高层建筑狭小空间水暖管道井模型,对该技术施工工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相关建议。该技术优化了土建和安装的工序穿插,保证了土建和安装的施工质量,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同时提高了现场的文明施工,可以拓展到类似的施工区域,如电井、设备用房、管道夹层的管线密集且空间狭小的部位。  相似文献   
350.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道路裁弯取直,使得隧道工程在公路工程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而隧道所处地段存在穿过软弱岩体、地质情况差或隧道断面大、跨度大、埋深浅时,由于岩石体自身稳定性差,极易发生塌方等病害,难以构成洞室,这就给隧道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众多工程实践表明,不良地质施工困难地段,如破碎的岩体、塌方体、岩堆地段、砂土质地层、强膨胀地层、裂隙发育岩体、断裂破碎带、浅埋偏压等围岩,采用管棚支护辅以注浆能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