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34篇
公路运输   186篇
综合类   97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98篇
综合运输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21.
针对中宅岭隧道进洞浅埋段出现的高压风泄漏、卡钻现象,提出了地表小导管预注浆和循环钻孔注浆两种施工方案,经过对比分析,决定采用地表小导管预注浆施工处理方案。详细介绍了小导管预注浆施工方法。工程实际表明地表小导管预注浆施工技术节省了资金,缩短了工期,增加了安全性,取得了理想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422.
通过小桥涵设计的实践,阐述了涵位选择的基本要点、洞口设计,冲刷防护的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423.
汶川地震公路隧道洞口段震害机理及抗震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中震区公路隧道洞口段破坏严重,严重影响了震区生命线工程的畅通.为提高震区公路隧道洞口段的抗震能力,结合公路隧道洞口段震害情况对其震害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洞门、边仰坡及明洞震害主要是地震惯性力作用造成的:软岩隧道洞口段衬砌震害主要是地震惯性力和强制位移造成的.文章根据隧道洞口段的震害机理,提出了相应的抗震对策.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高烈度地震区公路隧道震害机理及抗震对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4.
隧道洞口工程中,边、仰坡的稳定性对于隧道能否顺利进洞非常重要。本文在水塘隧道洞口仰坡稳定性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运用监控量测及有限元模拟手段对隧道仰坡稳定性进行有效预警预报的重要性。研究认为:水塘隧道边仰坡施工中水的防治和工程防护应综合考虑;通过监控量测的信息反馈,可以有效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有限元模拟分析可以作为监控量测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25.
1.隧道会“伸长”吗? 建成的隧道怎么会“伸长”?你别不信,有事实为据。我国在1950年代前期修的宝(鸡)成(都)铁路.其中宝鸡略阳段隧道洞口接长的明洞达1273米;而宝(鸡)天(水)铁路隧道在1960年以前已有80个洞口接长明洞,占全线隧道洞口的1/3。为什么要用明洞将隧道接长?这得从当年学习前苏联的“等价点法”说起。  相似文献   
426.
为避免公路隧道洞口与灯控平交口间距离设置不合理引发交通事故,综合考虑隧道洞口车辆行驶特点、车辆经过灯控平交口操作特点,结合《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等相关规定,对隧道洞口至灯控平交口6段行驶距离进行组合,得出公路隧道洞口与灯控平交口间常规最小净距、条件受限极限最小净距、引道视距需要最小净距计算公式,以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27.
邬龙刚  杨开彪 《公路与汽运》2022,(4):143-146+149
连拱隧道半明半暗结构形式是隧道洞口地表偏斜地段的一种优选方案,目前针对这种结构形式的研究及工程应用较少。文中结合工程实例,在洞口地表偏斜、超浅埋、临近重要构筑物等不利因素叠加的情况下,采用“半明洞+半护拱”的半明半暗结构形式入洞,并提出半明半暗连拱隧道施工方法;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各施工步骤进行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吻合,证明半明半暗连拱隧道施工方法在洞口地表偏斜、超浅埋、临近重要构筑物等因素叠加情况下可行。  相似文献   
428.
危岩落石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对铁路运营安全造成威胁。以某铁路隧道洞口边坡危岩落石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察对危岩体的分布特征、类别、结构面等信息进行相关的获取、测量工作,在此基础上对落石的优势路径进行预测,利用数值模拟对研究区内不同区域的危岩落石运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分区治理、分级防护”的综合治理整治措施,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思路和治理措施提供指导和建设性借鉴。  相似文献   
429.
随着BIM技术在铁路隧道工程领域的飞速发展与应用,为解决铁路隧道洞口传统二维设计过程中洞口位置选择不合理,洞口开挖回填边界线绘制困难,洞口开挖工程量难以精确计算,端墙洞门结构及截水沟设计与地形匹配不直观等难题,提出利用BIM技术在Bentley OpenRail Design平台研发隧道洞口设计软件技术方案。通过对隧道洞口设计内容和设计流程进行梳理,对软件整体架构、关键模块和数据库进行设计,研发基于BIM技术的铁路隧道洞口设计软件。本软件利用C#/C++混合编程技术,通过动态剖切地形曲面,实现隧道洞口横、纵断面图与三维模型实时联动,实现隧道洞口位置的合理选择,完成洞口边仰坡设计以及端墙洞门结构、洞外截水沟创建以及图纸输出等功能。工程应用表明,该软件结构合理,满足隧道洞口设计实际需求,能有效减轻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显著提高隧道洞口设计效率与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430.
纪亚英  张少军  吴建  贺志昂 《公路》2023,(5):412-417
隧道工程在高寒高海拔地区施工时,受海拔、温度、冻土等影响,施工人员、机械的工作效率大幅降低,冻融、冻胀等灾害发生概率增长,隧道洞口施工的安全风险增大。但目前已有的隧道洞口失稳风险评估方法未引入高寒高海拔地区特有的因素,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判断高寒高海拔地区隧道洞口的施工状态,降低事故的发生,通过分析高寒高海拔地区地质、海拔、温度、冻土等特殊条件对施工安全的影响,构建了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完整性的高寒高海拔地区隧道洞口失稳风险评估体系,并以久马高速公路海子山1号隧道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其洞口失稳的风险等级及可能性,通过与已有专项评估结果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本文提出的隧道洞口失稳风险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