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0篇 |
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89篇 |
综合类 | 205篇 |
水路运输 | 156篇 |
铁路运输 | 161篇 |
综合运输 | 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48篇 |
2011年 | 73篇 |
2010年 | 62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110篇 |
2007年 | 49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高速铁路安全保障体系及灾害监测报警子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高速铁路在安全保障方面的特点及国外高速铁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成,对灾害监测及报警子系统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842.
843.
"每一天我们的路上都有将近50万辆的校车在行驶,运送着超过2 500万名学生,每年只有大概5名学生在校车事故中伤亡,而这些事故都与重大灾害有关。相比之下,乘坐小汽车、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去学校的学生中,每年有800多名学生在交通事故中伤亡。"——《岩松看美国》 相似文献
844.
正当中国人还在为“豆你玩”和“蒜你狠”而烦恼的时候,国际农产品市场也随之波澜迭起。由于多个主产区遭遇旱涝灾害,国际期货市场上的小麦价格自6月以来持续飙升,目前处于22个月以来新高点上,更呈现出50年未见的强悍上升走势,并有可能通过多个管道加大全球经济复苏的脆弱性,需要引起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845.
846.
通过分析铁路事故统计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降雨量、风速和能见度等气象因素与事故发生概率的关系式;选取岩土类型、松散物质储量、流域面积、平均坡度和植被覆盖程度5个地质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多维标度法的铁路地质状况风险评估体系;借鉴风险矩阵表达方式,整合地质因素和气象因素,给出事故概率—危险度矩阵,建立铁路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铁路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为核心,构建由网络层、系统硬件层、数据资源层、信息处理层、应用层、业务层和访问层组成的铁路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并接入铁路安全监控信息系统和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以及铁路局的相关信息系统,以很高、高、中和低4级风险强度表示方式将灾害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于铁路GIS地图上,能够提供直观、形象的铁路灾害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847.
张文汇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1,8(3):32-34
介绍京津城际铁路信号系统与落物、地震、风、雨、雪等灾害报警系统接口的设计方案,以及信号系统对各种灾害发生后相应的动作反应。 相似文献
848.
849.
为研究盾构隧道贯通测量的风险分析方法,以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盾构隧道贯通测量项目工程为依托,借助风险分析理论,应用专家调查法结合灾害风险评估矩阵法(R=P×C)对调研的地铁盾构隧道可能存在的贯通测量风险进行识别、估计与评价,发现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盾构贯通测量项目存在隧道空间基准不统一、隧道定向测量、盾构穿越文保建筑沉降监测和隧道洞门钢环检测4个测量风险因素,评定出整个盾构隧道贯通测量的风险等级为Ⅱ级,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降低和控制盾构隧道贯通测量的施工风险。研究结果有效控制了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盾构隧道的测量风险,可为类似工程的测量风险分析和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50.
隧道洞口坡段落石灾害危险性等级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于隧道洞口坡段落石灾害防治决策的需要,针对铁路和公路的隧道洞口及交通运营特点,从落石致灾可能性(包括危岩崩落可能性、落石达到洞口区域可能性)和致灾严重性2个方面对落石灾害危险性等级进行综合评价,据此定义隧道洞口坡段落石灾害危险性分级指标,并在量化评分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建立隧道洞口区域落石灾害危险性等级评价方法。将该方法用于8个隧道洞口的落石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落石防治决策需要,并可为落石运动路径、速度、动能等计算设定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