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9篇 |
免费 | 6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57篇 |
综合类 | 208篇 |
水路运输 | 486篇 |
铁路运输 | 498篇 |
综合运输 | 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70篇 |
2021年 | 59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69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62篇 |
2012年 | 57篇 |
2011年 | 82篇 |
2010年 | 79篇 |
2009年 | 83篇 |
2008年 | 84篇 |
2007年 | 84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68篇 |
2003年 | 60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57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7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0,(1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方兴未艾,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和运营不可避免地给城市带来诸多如振动噪声等污染。超标的振动及噪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近年来设计的城轨交通工程,轨道减振设计都得到设计人员的重视。哈尔滨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线路全长约17.4 km,全部为地下线,其中利用既有人防隧道工程约5.4 km,既有人防工程为单洞双线马蹄形隧道。如何选择该城轨交通工程新建隧道与既有人防隧道的轨道减振结构成为轨道工程设计的难点。轨道减振设计应以国家相关环保规范为准则,以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为依据,按《地铁设计规范》规定进行设计。同时,轨道减振等级的划分应适当留有余量,采用性价比合理的轨道减振结构,不能盲目追求高标准产品,更不能为节省造价而降低标准。在城市轨道交通利用既有主体结构,轨道结构高度不能满足浮置板轨道结构要求时,应对浮置板结构进一步优化设计,或者研发其他减振道床结构。 相似文献
282.
283.
284.
介绍了千厮门嘉陵江大桥施工中的首节钢围堰的浮运就位关键技术,包括首节钢围堰组拼、浮运入水、围堰锚碇系统布置以及围堰接高、下沉等技术。 相似文献
285.
以上海地铁轨道交通M8线整道道床施工实例,详细阐述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成套的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特别是弹簧隔振器安装、浮置板顶升,成功地指导施工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6.
挤扩支盘灌注桩应用于结构地基的抗浮,可解决许多技术缺欠,使地基起到抗压和抗拔的双重作用.介绍挤扩支盘抗拔桩在地铁车站抗浮工程中的设计应用、施工方法和力学特性,以及在抗浮工程中的优越性及经济性,为保证地铁车站的安全运行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87.
中低速磁浮车辆曲线通过时,悬浮电磁铁线圈电流将会增大,此过程极易导致铁芯出现磁饱和,造成铁芯应力集中和悬浮导向能力不足。针对此问题,利用SIMPACK建立考虑PID控制器的新型磁浮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基于动力学仿真结果,首先根据简化二维磁路模型对磁密和电磁力进行理论推导,再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电磁仿真分析,就铁芯高度对悬浮导向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磁铁额定电流为30 A时,为了保证磁密合理,铁芯高度应该大于40 mm;并且通过调整铁芯高度,磁极浮重比可以达到14,大大提高悬浮能力。对于新型磁浮,为了同时保证悬浮能力和导向能力,铁芯高度宜大于47 mm,相对第1代磁浮悬浮电磁铁可以减重20%。 相似文献
288.
依托广东省某公路项目,介绍泡沫轻质土换填的设计计算流程,提出泡沫轻质土换填方案不大于10 cm沉降标准,给出换填底面附加应力和采用高程数据抗浮验算的近似计算方法。沉降计算和抗浮稳定性计算与工程应用效果对比分析,验明泡沫轻质土换填在公路浅埋中厚层软土地基处理中技术上可行;与原设计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造价对比分析,说明泡沫轻质土换填方案具备一定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289.
张庆伟;王成伟;王俊野 《桥梁建设》2024,(3):142-148
兴联路大通道主航道桥为(165+380+165) m双塔双索面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主墩采用哑铃形承台,承台尺寸为62.5 m(横向)×22.6 m(纵向)×7.0 m(高),中间系梁宽11.4 m。其中,51号主墩承台顶、底高程分别为+18.0 m和+11.0 m,河床平均高程为+19.0 m,常水位为+29.8 m。主墩承台采用双壁钢套箱围堰方案施工,51号主墩围堰长66.3 m、宽26.4 m、高24.0 m,壁厚1.8 m,内设3层内支撑,封底混凝土厚3.0 m,围堰抽水水头高度约18.8 m。钢围堰加工前,采用模块化思路,将钢围堰整体竖向分3节、横向分20块;底节钢围堰带钢护筒群整体加工制作,利用2艘800 t浮吊整体吊装下水,利用3艘拖轮将钢围堰带钢护筒群整体浮运至桥位,依次进行水上钢围堰和钢护筒浮态接高;设置水平定位系统,钢围堰精确定位下沉着床,浇筑封底混凝土及隔舱混凝土。该桥承台施工中钢围堰未发生漏水情况,整体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290.
为评价市域快轨的减振效果,以成都市域快轨 18 号线某圆形盾构隧道为例,选取了线路条件基本相同的相近断面,对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减振垫浮置板、钢弹簧浮置板 3 种减振措施及对应普通道床断面进行现场测试,研究市域快轨减振措施的减振效果。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时域、频域和 1/3 倍频程分析,得到不同减振措施和普通断面的隧道壁最大 Z 振级(VLZmax),并对比得到不同减振措施的减振效果;通过对测点的隧道壁振动加速度级及地面振动进行 1/3 倍频程分析,得到振动的传播衰减情况。结果表明:3 种减振措施都有减振效果,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减振效果为 7.3 dB,减振垫浮置板的减振效果为 16.2 dB,钢弹簧浮置板的减振效果最好,达到了19.7 dB。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