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63篇
综合类   29篇
水路运输   127篇
铁路运输   26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平行板电极间玻璃中的电场分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讨论金属与玻璃阳极连接过程中由于碱金属离子迁称所引起的电场在玻璃内的分布。结果表明靠近金属阳极一侧玻璃中电场强度10^8V/m量级。  相似文献   
52.
平行板电极间玻璃中的电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金属与玻璃阳极连接过程中由于碱金属离子迁移所引起的电场在玻璃内的分布.结果表明靠近金属阳极一侧玻璃中电场强度高达108V/m量级.  相似文献   
53.
以花生壳为原料,制备一种新型生物炭阳极材料,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处理船舶乳化油。生物炭基MFC对乳化油的24 h降解率达到85.20%,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率为79.89%,高于传统石墨毡、碳布作为MFC阳极对乳化油的降解率和COD去除率。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阳极比传统的石墨毡、碳布阳极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能够有效增加阳极表面微生物的数量,显著提高MFC对船舶乳化油的降解效率,减少COD。应用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处理船舶舱底水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4.
干湿交替条件下牺牲阳极再活化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开展在干湿交替环境下的牺牲阳极选型设计是船舶设计者的一大难题。再活化性能是干湿交替条件下牺牲阳极的一个重要特性指标,本文通过对4种海船常用的牺牲阳极的耐干湿交替环境对比试验,测试比较了其不同工作周期的极化曲线、再活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干湿交替环境中阳极的再活化性能从好至差依次为:Al-Zn-In-Mg-Ga-Mn阳极,Al-Zn-In-Mg-Ti阳极,Zn-Al-Cd阳极,Al-Zn-In-Cd阳极。  相似文献   
55.
采用动电位极化和线性极化技术研究了国内普通钢筋、阳极梯监测传感器所用普通钢筋和ECI-2传感器所用普通钢筋的点蚀临界浓度和点蚀后的腐蚀速率。研究结果表明:ECI-2传感器所用普通钢筋的点蚀临界氯离子浓度与国内普通钢筋相似,点蚀速率略小于国内普通钢筋;阳极梯传感器所用的普通钢筋的点蚀临界氯离子浓度要高于国内普通钢筋,点蚀速率要明显低于国内普通钢筋。因此,在用这两种传感器进行国内工程耐久性监测时应对监测结果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56.
静电场防护已经成为当今舰船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直接影响舰船在作战时的隐身性能。本文重点介绍舰船静电场产生的原因及其现状,分析影响舰船静电场的主要因素,给出了降低舰船静电场的方法,并论述目前针对舰船静电场防护的研究进展。主要从舰船自身的设计工艺、舰船的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优化、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技术优化、外加补偿电流法等方面出发,探讨对舰船静电场防护的方法,最终得出外加补偿电流法是对舰船静电场防护效果最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57.
58.
顶部强阳极氧化的活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ohr.  MD  张涛 《国外内燃机车》1995,(3):29-31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用高压水打捞深井井底砂垢的实验及所采用的工艺设备。利用该该项技术可以解决深井底的砂垢块速有效地提升到地面上来。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