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87篇
  免费   267篇
公路运输   7727篇
综合类   6455篇
水路运输   322篇
铁路运输   653篇
综合运输   597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79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397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406篇
  2014年   998篇
  2013年   912篇
  2012年   928篇
  2011年   1177篇
  2010年   1115篇
  2009年   1323篇
  2008年   1060篇
  2007年   874篇
  2006年   756篇
  2005年   732篇
  2004年   643篇
  2003年   614篇
  2002年   411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8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接缝有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工作缝)两种。如果接缝处的平整度不好,会产生下洼或凸起。或因接缝处压实度不够和结合强度不足而产生裂纹,甚至松散。接缝处施工质量不理想的现象时常见到。在用宽幅摊铺机全幅摊铺面层的情况下,虽避免了纵向接缝,但横向接缝是不可避免的,至少每天会有一条工作缝。就此,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接缝处理技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52.
郭志洪 《铁道车辆》2008,46(1):34-35
大秦线是我国现代化煤炭运输的重要通道,对于缓解国家煤电紧张状况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运输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的保障,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是动态监测车辆轴温的安全系统.  相似文献   
953.
沥青路面摊铺作业中大幅度单机作业和两台并机梯形联合施工法,对沥青混合料施工离析的影响以及对运营后路面使用状况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从而说明不同的施工工艺、设备配备对路面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4.
J系列集装箱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是新一代国际领先技术水平的具有快搬、快运、快装等特点的全系列搅拌站。此系列采用的无基础集装箱式结构更符合中国公路建设和公路运输现状,各总成的最优化设计是德国BENNINGHOVEN公司成熟技术与中交西筑公司近40年的沥青搅拌设备生产开发经验的结合,是智慧与技术的完美融合,这成就了中交西筑的主力系列机型。  相似文献   
955.
陈岚 《水运技术》1999,19(11):26-27
  相似文献   
956.
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方案由于具有工期短、对交通影响小、修复后路面服务性能好等优点,使该方法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以武汉市岱家山至黄陂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例,阐述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的设计过程和方法,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57.
采用天然岩沥青改性,工艺简单,能耗低,成本相对较低。具有抗水损害和抗车辙能力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958.
随着河北省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桥梁也越来越多,由于河北省的高速公路被交道路多,一般平均300m一座桥梁,随着交通量的增加,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病害增多,特别是水的侵害。文章以河北省已运营的高速公路为例,介绍水损害造成的桥面病害及养护对策。  相似文献   
959.
在我国,橡胶沥青产业是公路行业中的一股新兴力量,正以货真价实的“环保”效益迅速成长壮大。这其中也包括国外一些相关产品的代理商。他们在国家“提倡环保节能,创造节约型社会”的政策下,积极引进推广国外先进产品和理念,是助推橡胶沥青在我国广泛应用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北京远亚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960.
杨进  江涛  孙立军  刘黎萍 《公路工程》2010,35(1):76-78,133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常温下摊铺和碾压,空隙率较大,性能方面不能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的标准,一般被用在路面结构中的基层或下面层中,其上还须加铺一定厚度的HMA以满足道路使用的要求。在冷再生层上摊铺HMA时,HMA高达150~170℃的高温,会将冷再生层加热,加之施工机械和车辆荷载等作用,致使冷再生层会被进一步压实,称之为冷再生层的"第2次压实"过程。对现场冷再生层钻芯取样后发现,摊铺HMA前后的冷再生芯样的空隙率相差可达3%。现有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对这一现象并未考虑,导致冷再生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压密性车辙。提出在进行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时,应该考虑不同施工季节以及第2次压密过程的影响,并对现有试验方法进行了必要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