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238篇
综合类   251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51篇
综合运输   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91.
592.
结合工程实践项目,介绍了大厚度素填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并通过兰州市青白石白道坪片区道路工程(K0+115~K0+175)段灰土挤密桩处理大厚度素填土地基的施工技术研究,检验了灰土挤密桩对大厚度素填土地基的处理效果,为今后大厚度素填土地基处理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593.
高速公路改扩建新旧路基结合处的处治至关重要,同时软基处治和双侧拓宽填筑顺序也将影响路堤填筑效果。为探究高速公路改扩建软基处治段地基沉降与深层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依托广西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建立双侧拓宽路堤填筑模型,研究表明:(1)山间沟谷相软土为由软到硬渐变型软弱土,厚度3.0 m,下卧层为风化砂岩层,软弱土可采取碎石换填处治;(2)双侧拓宽的填筑顺序对软基换填侧地基变形影响较小,软基换填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94.
软弱土地基是建设工程项目中常见的特殊地基,考虑因素不一导致治理方案各异、治理效果不同。以软弱土地基工程实例为基础,工后沉降、承载力、稳定性研究为要素,通过详细勘察、公式计算、工程对比、经验总结的综合分析,综合考虑安全、造价、工期、质量等多方面因素,对不同方案进行优缺点对比,进而选取最优治理措施。研究过程为类似针对软弱土地基制定可行高效治理措施提供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595.
在深厚软土地区进行公路建设,常由于交通荷载和路堤荷载等作用,造成工后沉降量过大、不均匀沉降等现象。以浙江省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采用泡沫混凝土置换高速公路宕渣路堤为例,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典型断面的工后沉降进行模拟,提出了该工程不同路段的合理换填厚度,对其他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依据现场试验沉降观测数据,分析泡沫混凝土换填前后路基沉降控制效果。泡沫混凝土换填路基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填土荷载,减少软基的附加应力,从而达到抑制沉降和侧移、提高路堤稳定性的效果。现场沉降观测结果表明,换填前大部分路段预压期末沉降速率不满足规范要求,换填后沉降观测结果显示沉降速率为2 mm/月~4 mm/月,依据换填后沉降变化采用sep程序所预测的工后沉降大幅减少,路基沉降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96.
在黄土冲沟地区修建高等级道路、高填方路基时,应重点关注对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本文依托晋中市环城东路北延高填方路基工程,提出“强基、稳堤、固坡、疏水”的设计方案: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Ⅱ级自重湿陷性冲沟场地并控制地基承载力不低于250kPa;采用分层强夯法填筑路基并动态监控路基变形情况;采用分级放坡、设置坡脚墙等措施增强边坡稳定性;在沟底设置双排圆管涵解决雨水横向过路问题。工后两年路基状况良好,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