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篇
  免费   115篇
公路运输   573篇
综合类   281篇
水路运输   130篇
铁路运输   194篇
综合运输   4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滑面为界将h型桩分为阻滑段和锚固段两部分,分别采用受横向推力作用的平面刚架模型和弹性地基梁理论计算抗滑桩结构内力。依托广东某滑坡治理工程,采用桩体内力监测和深孔位移监测研究h型抗滑桩的内力分布特征和坡体变形规律。结果表明:h型抗滑桩内力计算理论值和实测值较吻合,说明该内力分析方法是合理的;施工扰动和强降雨会加剧坡体变形,h型桩抗滑体系构建完成后,坡体位移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抗滑桩不同施工参数对土质稳定性的影响,针对某人工加固土质边坡工程,采用FLAC^3D建立数值模型,对抗滑桩不同截面尺寸、锚固深度和桩间距对边坡位移、安全系数、最大弯矩和剪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大抗滑桩截面尺寸可降低边坡变形,减小边坡受力,提高边坡的稳定性;适宜的抗滑桩锚固深度和间距可使边坡变形最小、受力最合理、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993.
矩形顶管下穿既有箱涵过程中具有很大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了矩形顶管下穿既有箱涵的破坏模式,总结了箱涵结构安全的判别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顶管下穿既有箱涵过程中险情预警预报方法,为今后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张歆瑜 《水运工程》2013,(10):40-46
针对锚索框架梁,结合锚索抗滑桩对港口工程复杂高边坡的联合加固,分析锚索框架梁和锚索抗滑桩的受力机 理和先整体后局部的计算方法。通过工程实例总结了该类结构的设计、计算、施工要点,对于今后港口工程高边坡的设计 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5.
昔格达地层滑坡抗滑桩加固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明  姚令侃  王广军 《公路》2006,(11):1-5
由于昔格达地层具有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西攀高速公路通过昔格达地层时形成较多的昔格达地层滑坡。对滑坡的处治主要采用抗滑桩进行支挡。抗滑桩的设计理念是采用非连续结构,利用土体自身强度形成的拱效应来达到支挡的目的,设计时应进行桩截面尺寸及桩间距的优化,最大限度地利用桩间土体的成拱能力。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对抗滑桩加固昔格达地层滑坡形成土拱效应的现象进行研究,再现了桩间土拱形成的现象。试验表明,试验条件下的合理桩间净距约为4 m。采用对比试验方法,研究桩宽度对形成土拱及破坏荷载下拱脚稳定性的影响,发现桩宽度大小对桩间土拱的形状没有太大影响,但在破坏荷载下对拱脚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满足同样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采用较大的桩宽度可以适当地增加桩间净距的大小。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在综合分析目前国内外抗滑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以极限分析 中的上限方法按空间间题分析求得的抗滑桩的极限承载力及其与桩间距的关系,根 据目前抗滑桩设计中计算土体下滑力的方法,结合算例给出了单排抗滑桩最合理桩 间距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型-A半群基本矩形带上的自然偏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了-A半群基本矩形带上的自然偏序,证明了型-A半群基本矩形带上的自然偏序关于乘法是相容的,给出了型-A半群基本矩形带上的一些性质.最后,刻划了型-A半群基本矩形带上的理想.  相似文献   
998.
鄂西山区地质条件复杂,雨量充沛,顺层路堑边坡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滑塌。文中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某高速隧道出口左、右两侧顺层高边坡为依托,针对2处边坡开挖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顺层滑塌现象,对顺层路堑边坡的超前支护技术展开研究。根据2处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对2处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分析;并分别提出抗滑桩、钢轨桩+抗滑挡墙的超前支护处治方案.通过对2种超前支护处治方案对比分析可知,抗滑桩的超前支护处治方案效果更为显著,且更加经济环保。  相似文献   
999.
于少辉  高毅  李洋  程鹏  王全胜 《隧道建设》2019,39(3):451-458
基于采用盾构或顶管建造的跨度在10 m以上的大型矩形断面地下工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从建筑结构与机械化建造相互协调配合的角度,将大型矩形断面地下工程机械化建造技术归纳为矩形隧道全断面建造技术、大断面分部掘进技术、建筑分部群洞技术、结构分割与转换技术4种类型,分别介绍这4种类型的基本概念、典型案例、适用范围和技术特点,并重点介绍结构分割与转换技术的工法原理、技术特点、应用要点和工程实例。最后,基于工程背景,秉承工法研究的基本原则,提出以适用为根本,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环保为基础,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目标的大型矩形断面地下工程机械化建造技术的创新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以某铁路工程采用三排抗滑桩治理大型岩堆为例,基于有限元软件,以抗滑桩截面尺寸为变量,研究了多排抗滑桩的受力特性。发现了三排抗滑桩的弯矩分配规律和滑坡推力分配比值,并对抗滑桩顶水平位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排抗滑桩治理大型岩坡,其桩截面尺寸1.50 m×2.50 m与2.00 m×2.75 m为最优;在优化设计中,应适当增加第二排抗滑桩的锚固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