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1篇
  免费   151篇
公路运输   860篇
综合类   878篇
水路运输   252篇
铁路运输   252篇
综合运输   9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21.
为了准确地评价巷(隧)道开挖面附近围岩的稳定性,采用真三轴卸荷扰动岩石测试系统对大理岩岩样进行第三主应力单面卸荷加、卸载试验研究. 通过高应力巷(隧)道开挖围岩失稳机理分析,采用不同应力加卸路径模拟能量积聚型和应力集中型两种物理工程破坏模型,进一步分析两种破坏模型的应力-应变曲线规律、破坏特征和强度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卸荷面应力的减小出现扩容现象,主要破坏面在临空面附近,随着轴压的升高,劈裂破坏范围增大,卸荷临界值也增大;随着围压增高,屈服点和峰值点增大,并且屈服点和峰值之间的曲线斜率较为平缓,破坏由局部张拉-劈裂-剪切复合性破坏发展成整体劈裂破坏;同围压条件下卸荷破坏强度是加载破坏强度的80%,岩体卸荷比加载更容易破坏,进而修正了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   相似文献   
822.
软弱夹层是山岭隧道常遇的不良地质现象,目前关于多条软弱夹层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研究尚不多见,为加强该方向的研究,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含2条软弱夹层隧道围岩开挖过程中的破坏模式。基于实际工程背景,设计模型试验,从裂隙损伤演变、应力场及应变场变化规律3个方面得到相吻合的破坏模式:首先拱顶受剪应力影响,沿软弱夹层发生滑移,进入塑性区;然后左、右拱肩受张拉应力影响,发生了塑性变形,出现张拉裂隙;接着右拱脚受剪、拉应力影响,进入塑性区;最后左拱脚受拉、剪应力影响,进入塑性区。采用FLAC3D软件对试验进行模拟,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含单条软弱夹层和含2条软弱夹层隧道围岩破坏模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2条软弱夹层的存在会抑制软弱夹层下方隧道的水平收敛;隧道顶拱之上塑性破坏区域与水平面的倾角更小,表现出更危险的破坏趋势;顶拱区域、左拱脚与左中墙连通面应作为不利区域重点考虑;含2条软弱夹层的隧道围岩破坏模式有不同于单软弱夹层的规律,基于单条软弱夹层的支护方案进行设计、施工不能满足围岩稳定要求。  相似文献   
823.
为探究不同致灾介质和地下水体量条件下隧道突泥灾害的灾变机制,利用透明土材料开展了全可视化突泥室内模拟试验,并利用PFC-CFD方法开展数值模拟试验对室内试验结果进行验证。论证了透明土材料用于岩土室内试验的可行性,克服了传统突泥试验的"黑箱"问题,分析了隧道突泥灾害的破坏形态,提出了刻画灾害破坏形态的抛物线旋转体形态模型;研究了介质内部位移场演化规律;发现了突泥扰动区,探究灾害真实影响区域的变化规律,最终从灾害的破坏形态、演化过程和影响区域等破坏特征角度揭示了隧道突泥灾害的灾变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突泥灾害的破坏形态呈明显的抛物线旋转体状,且致灾介质和地下水的体量对灾害破坏形态的形态类型无影响。除因介质涌出形成直接破坏区外,突泥灾害还导致未突出介质中形成扰动区,破坏区和扰动区联合构成了灾害真实影响区;破坏区和扰动区均随致灾介质和地下水体量的增加呈扩展趋势,但破坏区范围受致灾介质体量影响显著,而扰动区范围则受地下水体量影响显著;突泥灾害演化过程分为介质启动运移、临空面形成、介质整体迁移和灾害渐停4个阶段,灾害过程中突泥量依次呈现启动、加速、缓慢和稳定的时变特征,突泥口应力呈现急剧上升、持续波动、缓慢下降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824.
建渣土工袋挡土墙是一种新型的柔性支挡结构,将建渣用作土工袋填料,有利于建渣的回收利用.设计并开展了建渣土工袋挡土墙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坡顶竖向沉降的变化规律、墙后土压力和墙面水平位移沿墙高的分布特征以及坡体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建渣土工袋挡土墙后的坡顶破坏荷载比无支护时提高了87.5%~125%,边坡支护效果十分显著;坡比从1:0.75增加到1:0.25时,坡顶承受的破坏荷载降低了11.8%~29.4%;建渣土工袋挡土墙墙面水平位移随墙高呈鼓型分布,最大水平位移位于距墙底约1/3~1/2高处.建渣土工袋挡土墙墙后土压力为非线性分布,最大土压力值出现在距墙底约1/3高处;建渣土工袋挡土墙墙后土体的滑裂面从圆弧形向折线形变化,滑裂面前缘高度均位于距墙底1/3~1/2高处;距墙底约1/3~1/2高处为建渣土工袋挡土墙的薄弱部位,在设计和施工中应考虑一定的工程措施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825.
砖石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砖石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评估的准确性,考虑到砖石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的评估涉及众多影响因素,且各因素之间存在相关性和不确定性,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将砖石结构古建筑分为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3个部分,选取11个指标作为评估因子,采用隶属函数法和类比法构造评判矩阵,再由层次分析法确定权系数向量,建立三层次两阶段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以羌寨碉楼为例,应用该模型对其在汶川地震后的破坏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根据该模糊综合评估模型,该碉楼在震后遭受中等程度破坏,评估等级为B级,评估结果与实际破坏状态相符,较准确地反映了震后砖石结构古建筑的破坏状态,为震后砖石古建筑采取维修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26.
薛予生 《中外公路》2005,25(6):102-105
该文针对某T梁桥运营中出现的桥面塌陷、翼缘剪切断裂的破损情况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一种新型的旧桥加固方案,并在施工中总结出一套适合于T梁桥的加固施工控制技术。竣工后的检测结果表明,这种加固方案是科学的,施工工艺是合理的,对其他T梁桥加固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27.
土工排水材料在路面和路基排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晓  郭绍成  高康 《中外公路》2005,25(6):133-136
水是导致道路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道路系统中铺设水平的复合排水网是促进排水、提高道路使用寿命的有效办法。根据美国公路与运输管理协会(AASHTO)的有关资料计算表明:要取得这种效果,需在道路面层或基层下设置相应的排水层,排水层可以使用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垫层,也可以使用土工复合排水网。成本效益取决于道路提高排水后的最终性能及使用寿命,使用复合排水网后,道路性能明显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该文主要介绍了道路排水的设计方法以及新型的复合排水网在道路排水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28.
冯学钢 《公路》2005,(6):86-92
以国道108线广(元)南段公路缓倾角层状边坡的变形和失稳破坏为典型结构,在滑坡区岩体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岩体水力学特征、滑坡形态特征和滑坡运动学特征等综合分析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滑坡变形破坏的模式及产生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整治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及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经济、合理、有效的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829.
浅谈山岭区高等级公路滑坡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兵  裘嵩 《公路》2005,(6):100-104
滑坡是山岭区高等级公路的主要病害之一。简要介绍了滑坡分类、成因以及常用的防治措施,并以陵沁线杨寨河~西河底段一级公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滑坡为例,论述了山岭区高等级公路工程建设阶段滑坡的防治措施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830.
公路边坡破坏的类型及其加固处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全  肖文 《公路》2005,(4):113-116
针对我国西部公路建设复杂的地形、地质等不利环境,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查阅和对典型路段的实地考察,并在依托工程实例的基础上对常见边坡的破坏类型和加固处治措施进行了分类,探究了其破坏的原因,提出了加固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