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68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27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东线施工监控量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建勋  杨忠 《公路》2006,(7):205-208
介绍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东线施工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的判据和施工管理标准,并对初期支护阶段各试验段围岩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F6断层在施工中在岩性、断层宽度、地下水、围岩类别等情况与设计中钓差异分析以及F6断层在施工中的地质灾害,总结了F6断层的形成机理。为今后类似地质条件的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秦隧道的地质特点,指出了我国铁路首次在秦岭隧道施工中应用“掘进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根据秦岭隧道的施工要求,阐明了在引进“掘进机”选型时应着重注意的问题。详细地介绍了主梁型和凯式“掘进机”的结构特点。对我国铁路首次引进“掘进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利用环境氚定量确定秦岭特长隧道地下水年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环境氚并借助于同位素数学物理模型,定量确定了秦岭特长隧道地区地下水的滞留时间。下部地下水平均年龄均在43年以上,岭脊地带高达70年,明显老于浅层水(仅1-5年),这表明该两类地下水的动力条件存在明显差异。斜坡地带下部水年龄往洞口方向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反映出在隧址区尺度范围内,裂隙含水介质仍具备水力连续性的特点,这对建立合理的预测隧道涌水量的数学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初冬,一股强冷气流由北向南横扫,秦岭和大巴山也未抵挡住它的行迹,处于四川盆地东沿的重庆一样笼罩在寒冷中。  相似文献   
16.
长距离、大埋深已成为未来隧洞工程的新特点,其中突涌水问题是制约此类工程开挖进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陕西省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越岭段长81.8 km,最大埋深2 000 m,地质构造复杂,因此以该工程为背景研究长深隧洞突涌水灾害等级评价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在分析大量地下洞室突涌水灾害的基础上,针对长深隧洞突涌水的孕灾环境,遴选了地层岩性、岩层产状、不良地质、地表汇流条件、隧洞底部水头压力、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层面(间)节理裂隙与地表河流规模结合度7大指标,采用打分法描述指标致灾因子的致灾程度,构建了长深隧洞突涌水灾害危险性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间的判断矩阵,用最大特征根法求取每个指标的权值,通过对评级层建立云模型,使综合评价等级的隶属度更加客观,形成了一种长深隧洞突涌水灾害危险性等级评价方法;并建立了突涌水危险性等级与单点最大突涌水量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在初期设计阶段预测突涌水量范围。结果表明:秦岭隧洞已开挖段(约60 km)突涌水危险性评价结果与实发突涌水情况吻合性较好,验证了长深隧洞突涌水灾害危险性等级指标及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对秦岭隧洞未贯通(约20 km)突涌水危险性进行评价,为有效预防突涌水灾害发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兰渝铁路西秦岭特长隧道为例,从水温控制出发分析冬季施工中影响二衬混凝土质量的用水因素及混凝土塌落度的控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马瑛 《科技交流》2004,34(2):108-110
秦岭终南山隧道长18km,是我国目前设计的最长的公路隧道,本文通过对紧急电话系统的解决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推荐出一种技术可行、工程造价较低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秦岭隧洞突泥涌水段处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岭隧洞穿越岩性不整合接触带时发生突泥涌水现象,施工中先期安排超前地质预报,再实施超前地质钻孔进行验证。最终确定采用超前大管棚配合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止水的施工方案,取得了超前支护和注浆加固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隧道建设》2011,(3):344-344
5月8日,中铁隧道二处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出口TBM项目部,创造了隧道连续皮带机出渣距离突破7 000 m和隧道内掘进同步衬砌超3 000 m两项全国纪录。兰渝铁路西秦岭特长隧道全长28.236 km,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今年二季度以来,TBM项目部围绕TBM掘进同步衬砌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