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6篇 |
免费 | 92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601篇 |
综合类 | 292篇 |
水路运输 | 184篇 |
铁路运输 | 540篇 |
综合运输 | 1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79篇 |
2021年 | 72篇 |
2020年 | 56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64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91篇 |
2012年 | 107篇 |
2011年 | 116篇 |
2010年 | 98篇 |
2009年 | 94篇 |
2008年 | 108篇 |
2007年 | 81篇 |
2006年 | 77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51.
52.
依托重庆石柱至黔江高速公路七曜山隧道工程,结合施工过程中的突水突泥灾害统计,阐述高陡倾岩溶裂隙构造中隧道突水突泥的发生机理及有效防控措施,对其致灾构造形态、突泥物源、灾变机制、防控措施等内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陡倾充填型岩溶裂隙是一种致灾性极强的突水突泥致灾构造;七曜山隧道突水突泥的主因是动态河水流入落水洞,通过... 相似文献
53.
汽车发动机正时齿轮磨损后,需要拆换。更换安装前,应检查安装在汽缸体前端面上用来润滑正时齿轮油道的喷油嘴是否堵塞并疏通;检查曲轴正时齿轮与凸轮轴正时齿轮上有无正时记号或记号不清,必要时更换;装配前应在曲轴和凸轮轴轴端涂上机油,然后先将曲轴正时齿轮套装在曲轴前端,垫上铜棒,用手锤敲人凸轮轴轴端。安装后检查两齿轮的记号是否对准,并转动曲轴,检查两齿轮的啮合是否正常;经检查齿轮安装合格后,可按上述相反顺序将发动机前端零件安装齐全。 相似文献
54.
55.
极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超前导洞应力释放及多层支护变形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极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难题,以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岭脊核心段施工为例,通过现场试验和数据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提出了"先放后抗,抗放结合,锚固加强"的变形控制理念;2)得出了该隧道岭脊核心段"超前导洞应力释放+圆形4层支护结构+径向注浆+长锚杆+长锚索"综合变形控制方案;3)超前导洞应力释放效果明显,正洞累计变形减小幅度约为34%;4)得到了圆形多层支护结构变形规律;5)累计变形均控制在设计预留变形量内,保证了该隧道岭脊核心段大变形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6.
为解决钢筋混凝土棚洞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即如何计算落石作用于钢筋混凝土棚洞的最大冲击力问题,以冲量定理为基础,推导出了落石最大冲击力的近似计算方法;以实际棚洞结构为原型,利用有限元方法确定近似计算方法中参数的取值,得到了落石作用于钢筋混凝土棚洞的冲击力公式。该公式考虑了落石形状、质量、冲击速度、垫层材料、垫层厚度以及棚洞跨度等主要影响因素,并与试验数据作对比验证了该公式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落石形状、质量、冲击速度、垫层材料、垫层厚度对冲击力影响较大,而棚洞跨度对冲击力影响较小;落石形状、质量、垫层材料、垫层厚度对冲击时间影响较大,冲击速度、棚洞跨度对冲击时间影响较小。该结论可为今后钢筋混凝土棚洞在落石冲击作用下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深圳下洞大桥V型桥墩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型桥墩比较少见,其结构与布筋不同于柱式桥墩,施工难度大。本介绍了根据深圳盐坝高速公路B段下洞大桥V型墩的设计,在施工中采用定型钢模、平衡拉杆、以及活动水平箍筋的方法,顺利解决施工中的难点,对类似的V型墩施工,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互通立交端部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针对互通立交端部设计计算,对辅助线法、整体综合法、等高线法等设计方法适用的互通立交端部情况进行了探讨,供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59.
裸洞隧道病害形成耦合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裸洞隧道病害的产生主要是地下应力场在损伤、渗流、温度等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形成的,是非常复杂的非线性耦合过程。从裸洞隧道开挖后的弹塑性应力场出发,使用Bui损伤模型与地下水渗流场组成的激励-反应耦合系统加以研究病害形成的耦合机理。结果表明,裸洞隧道病害明显产生是损伤和渗流耦合强度因子在0.5左右产生的,随着隧道围岩裂隙的扩展和损伤程度的加剧,围岩塑性区半径随水压力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加速隧道病害的产生,这为探明裸洞隧道病害形成机理研究、治理与防护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
介绍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连续配筋混凝土加铺层的结构型式、端部锚固结构以及施工技术,以为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