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8篇
  免费   156篇
公路运输   995篇
综合类   730篇
水路运输   1001篇
铁路运输   649篇
综合运输   12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于沪武高速公路太仓至常州段扩建工程,总结并分析江苏省平原软土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勘察的特点和常用的技术手段,提出适用于平原软土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勘察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2.
列车运行在分相区时,处于无电滑行状态,若钢轨轨面生锈,则无法通过牵引电流击穿锈蚀层,使得ZPW-2000轨道电路易出现分路不良现象。针对分相区轨道电路的应用场景,从信号抗干扰性、提高分路灵敏度等角度综合评估,提出了分相区设置轨道区段长度的建议值,为现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准确评估空心墩塑性铰区的抗剪能力是高墩大跨桥梁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外规范中并未明确给出空心墩的抗剪计算模型,规范中已有的实心墩抗剪公式能否直接应用、其它文献中实心墩或空心墩抗剪强度计算方法的适用性等均有待深入研究.为此,基于25个发生剪切或弯剪破坏的空心墩试验数据,分析塑性铰区抗剪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将抗剪强度试...  相似文献   
104.
为缓解城市道路拥堵现象,文章基于行为学理论调研了出租车、私家车、公共汽车、电瓶车、自行车及步行等多种出行模式的特征,并结合车辆行驶理论,提出了包含专属存放区、休闲人行步道、交通人行步道及港湾换乘区等元素在内的城市主干路横断面优化设计方案,研究了专属存放区和港湾换乘区布置于机非隔离带、交通人行步道置于公交专用道外侧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5.
郝媛  王继峰  于鹏  徐天东  杨克青 《城市交通》2021,19(1):29-38,57
现行的交通规划理论基于均质化假设,并未充分考虑社会阶层以及不同阶层在职住关系、出行自由度方面的差异.城市交通发展中日益明显的设施错配、方式错配问题反映了特定阶层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不匹配.首先,梳理阶层、空间、交通三因素之间的关系,三者的不协调导致了设施错配和交通贫困,反映出交通规划和管理中存在"空间弱区"和"政策弱...  相似文献   
106.
针对兰州西动车所咽喉区纵深较长、存车线有效长较短的实际情况,根据动车所行车方式由调车改为列车,以及一条存车线存放2列动车组的运输需求,为提高兰州西动车所动车组到发及存放能力,在现行技术标准基础上通过优化行车组织,提出在咽喉区适当位置设置接发车进路信号机的方案,通过对影响存车线有效长度的有关因素分析,提出不同编组的动车均...  相似文献   
107.
基于综合交通枢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综合交通枢纽共生共荣.介绍了综合交通枢纽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影响的相关理论,总结国内外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合理规划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一些成功经验,分析了综合枢纽的客流特点.从客流总量预测及客流组成特点,分析了基于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相似文献   
108.
交织区长度对车道变换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琨  裴玉龙 《城市交通》2007,5(6):23-25,43
交织区长度是影响交织区运行特性的重要参数,影响着交织车辆进行车道变换的紊动程度。找出了车道变换频率与其相应产生的车道变换长度的一一对应关系,定义了车道变换长度随机变量,通过分析给定交织区车道变换长度的统计分布来反映交织操作车道变换的频度。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运用动力学理论、概率论等方法定量分析了交织区长度对车道变换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城市快速路中互通立交交织区长度的合理设置将对整个城市快速路系统的服务水平、通行能力、行车安全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有必要对互通立交交织区长度的取值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基于《公路通行能力手册》交织区中的相关方法建立交织区长度的计算模型;以该模型为依托结合可靠度理论,建立最小交织区长度可靠度功能函数,对交织车辆区间平均速度、交织区基本路段的平均自由流车速等随机变量的随机性及其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利用蒙特卡罗法讨论现行规范中最小交织区长度设计取值的安全可靠性,用失效概率及可靠指标进行评价。参考《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中城市快速路对应安全等级的可靠度要求,计算不同设计速度下的交织区长度,并结合实例验证,其计算结果具有较高安全性。研究表明:以150 m作为互通立交交织区长度应用于快速路设计,其失效概率较大且安全性较低;通过以满足一级安全等级条件的目标可靠度反算,推荐在100、80、60 km/h共3种设计速度下,互通立交交织区长度分别取400、370、350 m,可提高整个城市快速路系统的高效性和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0.
为准确估算东北东部山地润湿冻区(Ⅱ1区)路基土平衡湿度,引入联合国粮农组织Penman-Monteith法(FAO-PM)估算气候因素控制型路基土潜在蒸发蒸腾量,以解决Thornthwaite法在负温时潜在蒸发蒸腾量计算值为0的问题。详细阐述了FAO-PM模型中5个气候因素的具体含义,并给出算例说明计算流程;根据Ⅱ1区内6个气象台站月均气象数据计算得到各地路基土潜在蒸发蒸腾量;分析主要气候因素对路基土潜在蒸发蒸腾量的影响规律与程度。研究表明:Ⅱ1区各地路基土全年潜在蒸发蒸腾总量为71.14~87.37 cm,负温时该值为8.27~12.39 cm,占全年总量的9.8%~15.7%;潜在蒸发蒸腾量与各地平均气温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与其他气候因素的负相关关系;负温条件下,路基的潜在蒸发蒸腾量与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和平均日照时数呈正比,与平均相对湿度呈反比;FAO-PM法估算的逐月潜在蒸发蒸腾量与气象站实测数据的误差范围为0.47~13.22 cm,负温时误差范围为0.47~4.31 cm。因此,FAO-PM法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